Google.Translate

2016年1月11日 星期一

【外強中乾】3.5萬億外匯儲備不敵5.3萬億美元外債 入不敷出 中國經濟面臨破產


(新紀元合成圖)
一般人以為中國外匯儲備3萬5000億為世界第一,但新出爐的數據顯示:中國的負債總額高達5萬3000億美元,外匯儲備不敵外債。這筆債務每秒利息多達5500美元,一個月的利息就足以讓中國像李彥宏和雷軍這個級別的富豪傾家蕩產。中國的財富每天在慢性失血,這是一個致命的事實,中國破產經濟恐難以為繼。
【文.賀詩成】
美元負債總額遠超外匯儲備
常言說,不說不知道,一說嚇一跳。一般人對於中國經濟實力的認識,大多來自中國外匯儲備為世界第一的直覺,3萬5000億美元似乎是取之不盡的財富,是一國強大的資本。
不過,新出爐的一些數據,或許會擊破這種幻覺:中國的負債總額遠超外匯儲備(其實,外匯儲備本身也是一種負債)。
根據美國國債鐘(National Debt Clocks)網站截至2015年12月1日的數據,目前中國整體債務總額高達5萬3000億美元,這筆債務每秒產生的利息多達5500美元,中國平均每人負債大約4000美元。

新出爐的一些數據顯示,中國整體債務總額高達5萬3000億美元,遠超3萬5000億的外匯儲備。(AFP)
以此計算,每小時利息為1980萬美元;每日利息為4億7520萬美元,每月利息為142億5600萬美元。這筆債務一個月的利息就足以讓李彥宏和雷軍這個級別的中國富豪傾家蕩產。
這樣每天侵蝕下去,中國的財富實際上在慢慢流失,這種慢性失血對於創富能力低下且還在下滑的中國來說,是一個致命的事實。
製造業對於一個國家是基礎,是財富的重要創造者,製造業的不景氣,顯示中國經濟基本造血功能萎縮。
9月22日,貿易信用保險公司裕利安宜(Euler Hermes Group)指出,中國企業破產數字預計會飆升,建築行業影響尤大。
據該公司預測,中國大型公司利潤呈持續下降趨勢,未來2年,中國企業破產數字會飆升50%,預料2016年破產數字接近3920家,對比今年中國企業破產數僅約2613家,當中以建築、金屬及礦業受最大影響。
根據國家統計局2015年12月27日(周日)公布的數據,11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6720億8000萬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4%,降幅雖比10月收窄3.2個百分點,仍連續6個月下滑;2015年1至11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5萬5386億8000萬元,同比下降1.9%,降幅比1至10月收窄0.1個百分點。
此外,地方國有企業利潤同比下降7.3%(1至10月同比下降6%,1至9月同比下降2.7%,1至8月同比下降1%),降幅逐漸加大,並為連續4月下降,鋼鐵、煤炭和有色行業繼續虧損。
而人行12月24日發布的〈2015年第4季度企業家問卷調查報告〉、〈2015年第4季度銀行家問卷調查報告〉以及〈2015年第4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報告〉調查結果顯示,4季度銀行家宏觀經濟信心指數37.9%,環比下降2.7個百分點。企業家信心指數為46%,較上季下降4.5個百分點。企業生產經營不景氣導致投資意願不足,信貸需求萎縮。

郎咸平:中國經濟得了重病
2011年10月22日,經濟學家郎咸平在東北瀋陽進行了一場關於中國經濟問題的閉門演講。郎咸平在演講前嚴肅告誡聽眾,這次演講內容都是實話,現今體制不允許的就是講實話,實話不能公開講,這可能會刺激北京當局,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希望大家不要記筆記,不要錄音、錄像,不要把演講內容或者是聽講感想發到網路上傳播。
郎咸平痛心疾首中國數據的全部造假,他用「完了」兩個字來概括中國經濟形勢。他說,人們看到新聞報導有地方政府發債,以為是好事。
他說,他這次演講的開場白就是今天的政府已經破產了,真想不明白為什麼地方政府還膽敢發債。
他還告訴聽眾,中國經濟病情嚴重,一邊是冰,一邊是火。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像中國這樣。一個國家的市場一邊是冰一邊是火,唯一原因就是這個國家的經濟生了重病。經濟生了重病,相關部門卻拚命掩蓋,所以只有在數據上造假。
郎咸平預言,由於製造業面臨嚴重危機,中國將是全世界第一個走入蕭條的國家。
郎咸平引用當時經濟觀察報實地調研結果,顯示當時江浙地區服裝行業開工率不到三分之一,塑膠工業50%,橡膠工業60%,大豆搾濾行業不到30%。
郎咸平團隊的研究報告也顯示,海寧皮革城,皮革加工工廠目前停工60%,還有發電量不足,儘管中國總裝機容量9億1600萬千瓦,發電只有40%。他解釋發電量不足的原因是經濟極度蕭條,根本不需要用電。
郎咸平提到截至2011年6月20日為止,中國各個港口積壓的鐵礦石,高達9890萬噸,已經超過了金融海嘯時期的7098萬噸。
這些製造業的數據說明中國經濟已經在蕭條了,也是中國經濟病入膏肓的結果。中國得的病叫做製造業危機,由於製造業生病,導致發燒跟發冷的現象,導致發電量不足40%,導致一系列的負面數字。

王石:不敢保證中國會不會破產
2014年2月10日下午,萬科董事長王石出席了新書《大道當然》的發布會。這本書是王石《道路與夢想》的姐妹篇。
王石說,他這本書是對現在中國企業家面臨的困惑和迷茫的思考,因為在中國經商面臨的問題與各國都不一樣。中國經濟問題非常多,以致有學者曾經預測2012年或2013年中國會破產。
王石對中國2012年或2013年破產的說法不大認同,但2014年中國經濟非常不妙,2014年中國會不會破產,他不敢保證。
王石的這段論辯來自他在哈佛讀書的經歷。王石來到哈佛以後,很快發現中國問題已經成為顯學,大家對中國問題都感興趣。哈佛有很多很有權威的經濟學家、社會學家、歷史學家,他們對中國的歷史確有非常深的造詣和非常深的研究,可是對中國現狀並不了解。
王石提及,一名從復旦出去的教授在哈佛講授中國房地產課,他認為,中國2012年就要破產。對此,王石說這不可能。教授就請王石配合他上課,講20分鐘回答20分鐘問題。
王石跟這名教授唱對臺戲。教授說中國要破產,因為地方政府債。王石卻說,地方政府債不是問題,中國的銀行效率沒有西方那麼高,不會很敏感,會把這個問題拖延下來,但不會破產。
教授又說2013年中國會破產,王石還不同意。但2014年中國會不會破產,王石卻沒有把握,因為2014年情況非常非常困難。

鄭恩寵:中國有多少地方政府會破產?
中國著名維權律師鄭恩寵2013年9月7日撰文表示,2013年7月18日,曾經的美國第四大城市底特律申請破產,給中國官民帶來了巨大震撼與衝擊。
對此,中共國務院研究室副主任黃守宏表示:「如果按嚴格的審計制度來審核,按底特律的那種演算法,中國有些地方政府已經破產了。」
鄭恩寵表示,中共建政60多年來,離市場經濟主要由法律人治國相距甚遠,對13億人的大國的財政收支制度仍屬外行。英國於1542年頒布《破產法》,從此破產法在歐洲普及。美國的破產法起先不包括政府,1937年起國會修訂破產法案,《美國破產法》第九章為「政府債務重組」。
鄭恩寵斷言,中國一批城市已實質破產。他援引2013年5月曾任發改委副主任並在深圳主持工作6年的李子彬與中共副總理馬凱的一次聊天內容。這次聊天內容事後被寫成一份8頁紙的信。
馬凱在2013年7月15日中共國務院會上宣讀了該信並在中共政治局學習會講述了此信內容:「中國沒有幾個省、市是自己拿錢出來搞建設的,保吃飯都有問題。300個地級市有8000個融資平臺,搞不清借了多少錢?」
鄭恩寵表示,壓垮底特律的是沉重的政府債務負擔,2013年底特律預期債務182.5億美元,其中退休金和退休醫療福利金的負債92億美元,但預期收入僅為12億美元。
鄭恩寵表示,從1992年鄧小平南巡以來,中共徵地使農民損失30萬億人民幣,這說明一大批縣、鄉、鎮政府已破產,強徵是為維持政府生存。
鄭恩寵引述,中共國務院發改委東北司過去幾年向中共國務院上報了3批共60座資源枯竭型城市名單,自2007年以來累計下撥救濟金463億元。有學者認為全國有各類資源型城市400多座,其中有118座城市已經或行將破產,其中煤炭城市63座,有色金屬城12座,石油城9座,森林工業城21座等。僅江蘇省13個地級市中,除南京外有6個債務佔財政收入的比例超過百分之百。
鄭恩寵表示,中共中央政府對全國各地債務負「無限責任」,加上地方政府及國企的資產負債不透明,使地方債無法通過破產保護來解決危機,最終有可能導致中共中央政府破產。

人大委員:政府債36萬億 約收入2倍
2015年12月22日上午,中共財政部副部長張少春向中共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地方政府債務報告,提及一些地方政府存在違規舉債,「明股暗債」等變相舉債行為時有發生,有發生局部風險的可能性。
據中共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姚勝粗略計算,目前中國的政府債務大概已經達到36萬多億左右,估計佔到GDP的60%左右,約是2015年全國財政預算收入的1.78倍;至於地方政府債務,負有償還責任的是16萬億,是2015年地方本級財政預算收入數的1.23倍,如果加上或有債務,則達到1.84倍。
這些數據顯示,中共政府已經是入不敷出。
中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竺提出,地方政府未來是否可能出現事實上破產問題值得警惕。

有數據顯示,大陸地方債由2010年的17萬億元多,已經增長到目前的超過30萬億元。一些地方政府確實已經出現事實上的破產。(大紀元資料室)
財經作家余豐慧12月25日撰文表示,地方政府的事實破產並非危言聳聽。如果從財政收入與其負債總量衡量的話,一些地方政府確實已經出現事實上的破產。
余豐慧說,負債率過高直接導致槓桿率上升。2014年末,中國實體部門(不含金融機構)的債務規模為138.33萬億元,實體部門槓桿率為217.3%;而中國經濟整體(含金融機構)的債務規模為150.03萬億元,全社會槓桿率為235.7%。實體部門和全社會槓桿率達到2倍多。這是非常罕見的。
槓桿率一定程度上就是風險率,足以看出全社會與實體部門風險之高。而在高槓桿率中,經濟發展中最主要的細胞——居民部門、非金融企業部門這兩大主體佔比過高。
余豐慧表示,最大的風險隱患還是地方債瘋狂膨脹。在2010年經過一次系統性審計澄清底數後,僅僅經過不到一年實踐增速稍稍下降,此後又開始大舉膨脹,特別是這一兩年又有加速之勢。有數據顯示,地方債由2010年的17萬億元多,已經增長到目前的超過30萬億元。

來源轉自:
【第462期2016/01/07】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其他.相關】: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