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Translate

顯示具有 戰天鬥地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戰天鬥地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5年11月7日 星期六

銅鑼灣書店老闆泰國失蹤 疑因出禁書遭押回國



■銅鑼灣書店大閘外貼公告,表示暫時有限度經營,望讀者見諒。馬耀文攝
香港出版業遭北京進一步打壓。繼香港晨鐘出版社總編輯姚文田、《新維》雜誌老闆王健民後,以出售和出版內地禁書的銅鑼灣書店老闆桂民海,上月中在泰國離奇失蹤,公司三名職員亦在深圳失聯。海外博訊網指,疑桂在泰國被北京有關人員押回中國,書店暫由桂的生意拍檔打理,其拍檔昨向《蘋果》證實桂和員工失蹤。但事件曝光後,傍晚突傳出疑是桂和其中一名員工「報平安」的消息。 據本報獲得的資料顯示,被誤傳為「桂明海」的書店老闆桂民海(51歲),滿族人,1985年在北大畢業後,轉往瑞典求學,後來移民德國。他多年前在港創辦巨流發行(下稱巨流),並在去年收購銅鑼灣書店。

■書店老闆桂民海失蹤。
3員工深圳失聯 傳曾報平安
《蘋果》記者昨日下午致電書店,一名自稱是巨流股東的李姓男子證實桂已失蹤。他稱,最近一次與桂聯絡是上月15日,之後便一直沒有聯絡;而旅居德國的桂妻之後曾收到丈夫的電郵,稱與友人外遊幾日,月底回程,但至今音訊全無。李稱,此前未聽聞桂被北京當局帶走的消息,現在「第一個想法當然與大陸有關」。
除了桂民海以外,書店和巨流的三名港籍職員,包括呂波、張志平及林榮基上月24日失蹤,消息指,三人在深圳居住,疑他們往返深圳時被扣留。但離奇的是,案件昨經媒體大肆報道後,李先生於傍晚稱,林妻稱突收到丈夫報平安的消息,指「自己短時間內不會回來,亦不會找到他」;繼而亦有指桂向妻子「報平安」。不過,與桂熟悉的友人對此感到懷疑。
桂民海是「聯合作家出版社」的董事;曾出版《中共高官夫人秘聞》、《上海幫的女人們》等書籍。他也是獨立中文作家筆會的會員,2008年8月京奧期間,參與由民運人士楊建利發起公民行動,準備從台灣經香港,嘗試返回大陸抗爭,但他飛抵香港後被入境處人員問話,最後被拒入境。
成立於1994年的銅鑼灣書店位於駱克道一個二樓單位,因出售很多與內地敏感政治話題的書籍,是不少內地遊客必到的地點。書店以門口為分界,左邊是講政治內鬥、官場八卦的書籍,右邊則是那些被認為「真正有閱讀價值」的書籍,按中國當代發展歷史的時序擺放。

《蘋果》記者
港出版人深圳遭誘捕

■本港市民曾到中聯辦抗議,要求釋放港出版人姚文田。
香港作為內地政治禁書的出版基地,自習近平上台後,近年接連發生多宗香港出版人在內地被拘捕、判刑的案件。
曾出版余杰《中國教父習近平》的香港晨鐘出版社總編輯姚文田,2013年10月被指走私電鍍化工原料氯化銨鈀、逃稅134萬元人民幣,被當局拘捕,去年5月被當局以「走私罪」判監10年。姚的兒子姚勇戰當時曾稱,案件是「當局一場自編自導自演的鬧劇」,更稱父親是被當局誘騙至深圳後,將他拘捕。
另外,報道內地和中共時政的《新維月刊》、《臉譜》創辦人王健民、編輯咼中校,去年5月被當局以「非法經營」為由帶走,拘留一年半後被控「非法從事出版物編輯出版、發行罪」、「串謀投標」、「行賄」等罪,前日開審,兩人當庭「認罪」,案件擇日宣判。

《蘋果》記者

來源轉自:
【2015年11月07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其他.相關】:

「小矮人」馬英九


雖然台灣一直堅稱習馬會中兩地領導人以先生稱呼對方,其他細節都不存在矮化,但國際社會似乎有不同看法,《經濟學人》的插畫家Kevin Kallaugher昨在fb上載一幅圖畫(圖),畫中習近平以巨人姿態俯視「小矮人」馬英九,馬自說自話習則不屑一顧,相當諷刺。
facebook

來源轉自:
【2015年11月07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其他.相關】:

官收窄港大禁制令範圍 李國章 紀文鳳 馮敬恩已流出內容不受限制


香港大學前日跟商台和解後,昨繼續就它向洩密者或有機會洩密者發出的禁制令,進行聆訊。港大校友關注組、香港記者協會等申請加入訴訟,並指剛卸任校委會主席的梁智鴻無權自把自為以港大名義申請禁制令,認為禁制令應跟梁的任期一樣,至昨日失效,要求法庭撤銷命令。法官拒絕申請,但將禁制令範圍收窄,只禁制發佈由今年6月30日,即討論是否委任陳文敏做副校長會議當日至昨天的會議內容。
記者:黃幗慧
港大一方昨原建議將禁制令範圍,定於去年7月25日至昨天期間所有相關校委會會議的內容,但由於校委會於今年6月30日的會議才開始討論是否委任陳文敏出任副校長,故法官最後將禁制令的覆蓋範圍,由原本最初的所有,即過去、現在及將來的校委會會議,收窄至由6月30日至昨天所有相關會議的內容。至於已存在於公眾領域(public domain)、校委成員李國章與紀文鳳的發言聲帶、及馮敬恩向外引述會議內容的發言,則不受限制。
原本的禁制令同時禁止發佈本案的法庭文件,包括證人誓章、陳詞等,收窄後的禁制令已剔除有關要求。

五方申加入訴訟被拒
昨天在法官收窄禁制令之前,申請加入訴訟的各方原要求將臨時禁制令撤銷,但遭法官拒絕。申請成為介入人的包括港大校友關注組召集人葉建源、港大學生會刊物《學苑》總編輯劉以正、香港記者協會。至於《蘋果日報》、港大政治學與法學二年級學生李熙信則申請成為案中被告。
代表《蘋果日報》的資深大律師李柱銘質疑,時任校委會主席梁智鴻為何可以自作主張以港大名義提出訴訟,批評梁根本未獲校委會授權申請禁制令,認為禁制令應與梁的任期一樣,在昨天同時宣告失效。李又指馮敬恩向外引述會議情況,內容早已存在於公眾領域,故禁制令失去意義。
至於代表葉建源的資深大律師梁家傑指,港大上周申請臨時禁制令時隱瞞法庭,包括梁智鴻的權力範圍、《校委成員指引和守則》內訂明校委會成員需遵守客觀、負責、公開等要求,故禁制令應無效。

葉建源:梁特應負責任
法官最終認為應平衡會議內容需保密等因素,延長臨時禁制令至本月24日,各方屆時再作陳詞。對於法官只收窄禁制令範圍,記協主席岑倚蘭表明不滿意,指禁制令影響香港言論及新聞自由,記協會繼續以有限資源盡力介入。
葉建源則接受結果,但指昨天只是混亂的開始,稱梁起初沒獲授權提出訴訟,至昨天其主席任期屆滿,不知發出禁制令一事現應由誰負責。他認為梁及港大校監梁振英,應為亂局負最大責任。

案件編號:HCMP2801/15
馮敬恩拒評論是否洩密者

■馮敬恩昨首次回應錄音外洩事件。馬泉崇攝
港大申請的禁制令,將第二被告列為「不知名人士」,雖無指名道姓,但用意之一是針對未知的洩密者。錄音外洩後一直未有回應的港大學生會會長馮敬恩,昨以身為校委會成員,受禁制令規限為由,拒絕評論是否洩密者。
昨日庭上亦修訂了對第二被告的描述,手持涉案兩段錄音的人士,並不算第二被告。

第二被告是不知名人士
按港大最初的入稟狀,所列的被告除了商業電台之外,第二被告是「取得校委會機密資料作出售或發佈的不知名人士」,代表《蘋果日報》的資深大律師李柱銘,亦質疑禁制令將第二被告的範圍定得太廣闊。
香港大學政治學與法學二年級生李熙信,因一早將報稱李國章和紀文鳳的錄音檔案,及錄音謄本下載,擔心可能落入「被告」之列,要求加入訴訟。
由於禁制令範圍收窄至由今年6月30日港大校委會會議至昨天,當中指明不包括已被播放的兩段錄音內容和有關謄本,以及馮敬恩於9月29日向傳媒披露的會議內容,因此,任何手持李國章及紀文鳳兩段錄音的人士,並不會被列作第二被告。

■記者蔡少玲
《晴朗》重申護消息來源

香港大學
港大與商台達成和解,分別撤銷臨時禁制令及承諾不再播放校委會會議錄音。港大法律學院首席講師張達明對商台不作抗辯感到失望。
商台節目《在晴朗的一天出發》昨日再次承諾,不公開洩密者身份,但未有就與港大達成和解作出回應與討論。
張達明昨在《晴朗》節目中表示,不揣測商台與港大和解背後是否有其他原因,例如有續牌顧慮,但他認為即使達成協議,商台仍可去法庭進行抗辯。他又稱,禁制令中有關公共領域的條款內容不清晰,既指公眾領域得到的資料可以豁免,但同時又不可侵犯校委會私隱,兩者互相矛盾,要留待法庭處理。

陳志雲因病無主持節目
至於政府無公佈新任校委會主席人選,張認為做法破壞規矩,校友關注組副召集人麥東榮相信當中有政治考慮。
商台《晴朗》兩名主持陳聰及郭志仁在節目上解釋當初播出聲帶之原因,並再度重申不會公開洩密者身份,主持又質疑港大要求商台公開消息來源,校委本身卻無意公開否決副校的理據,做法雙重標準,但未有再就和解一事回應或討論。主持之一、商台首席智囊陳志雲昨日因病未有主持節目。

■記者袁楚雙

來源轉自:
【2015年11月07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其他.相關】:

2015年11月6日 星期五

商台跪低 承諾不報校委所有會議內容 官質疑港大禁制令範圍太闊


法官林雲浩
香港大學禁制外界披露校委會會議內容風波,針對商業電台的訴訟突有新發展。雙方昨在高等法院達成協議,商台承諾不再播放早前取得的兩段聲帶及所有校委會會議內容,以取代港大上周五取得的臨時禁制令及針對商台的整個禁制令訴訟,禁制令獲撤銷。法官批准,但質疑協議包含所有會議內容,做法不尋常。對於商台不再申辯,香港記者協會表示失望。
記者:黃幗慧 楊思雅
港大申請禁制令案件,原定今日在高院聆訊,但司法機構昨突安排案件在早上10時開庭。雙方日前達成協議,高院法官林雲浩要求雙方到庭,就協議內容的字眼作出修訂。法官沒在庭上讀出全份協議內容,但修改期間透露部份有關公眾領域(Public domain)的細節,包括已存在於公眾領域的會議內容及資料,商台可以再次發佈,而公眾領域包括電台、電視頻道、報紙雜誌、電子傳媒及互聯網。但若存在於公眾領域的內容本身來自商台,商台則不能再發佈。對於協議內容涵蓋所有過去、現在及將來的會議內容,法官認為做法不尋常,但指若商台反對,可作出修改。
港大曾問及兩段聲帶來源
至於臨時禁制令同時針對另一被告、即取得校委會機密資料作出售或發佈的不知名人士,法官留待今日處理,禁制令仍然有效。代表商台的大律師呂世杰表示,商台捍衞言論自由及公眾知情權,他們播放兩段聲帶是不想公眾被誤導,達成協議不代表商台承認任何法律責任,亦不是妥協,但商台不想再糾纏,因為有很多顧慮。而代表港大律師稱,港大曾問商台會否向港大公開聲帶來源,但律師沒確認商台有否回覆。
有法律界人士透露,港大所聘請的資深大律師Clifford Smith索價不菲,商台若繼續訴訟而一旦敗訴,則要支付對方連同上次申請臨時禁制令合共兩堂堂費,保守估計金額高達80至100萬,連同商台所聘請的大律師呂世杰,其負擔的律師費有機會高達120萬。

記協失望:純粹商台甩身
香港記者協會主席岑倚蘭認為商台與港大所達成的共識根本沒有意義,「純粹佢(商台)自己甩身」,坦言對決定「有啲失望」,但尊重商台的考慮及盤算。岑強調禁制令涵蓋範圍太闊,並非只是針對商台,而是嚴重損害新聞及言論自由,認為「(商台)應該要打落去」,而記協已準備今日出席聆訊,申請加入訴訟。
公民黨黨魁梁家傑表示,對商台決定感到失望,他認為商台作為第四權,亦是唯一一家媒介「被點名」禁制,最有資格在第一線上抗辯,向法庭陳述新聞自由、言論自由的重要性,「但佢(商台)就跪低咗」。
資深大律師湯家驊稱,以承諾取代禁制令很常見,但雙方既已達成共識,法庭便沒機會向公眾釐清禁制令有關公眾領域的部份,留下一條「尾巴」,若有任何人士或團體往後播放新錄音,則有機會成為被告。湯亦擔憂其他公眾機構或會效法港大做法,要求員工簽署保密協議,禁止透露機構運作細節等,有損透明度。

案件編號:HCMP2801/15
學者:令人聯想與續牌有關

■商台與港大達成協議,不再播放校委會議聲帶及內容。
在法庭聆訊港大申請禁制令,禁止商台及其他人士披露校委會會議的錄音及紀錄前夕,商台與港大達成和解,代表商台的大律師表示,商台不想糾纏是因為有很多考慮。有傳媒學者指出,商台今次「跪低」,難免令人聯想與明年續牌有關。
牌照明年8月底屆滿
商台牌照將於明年8月底屆滿,政府按照慣例,必須在一年前通知商台能否續牌,而電台續牌需由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決定。
商台上一次續牌關鍵時刻是2003年,當年商台王牌節目主持人鄭經翰、黃毓民及李鵬飛先後封咪,鄭經翰於同年7月中踢爆時任行會成員梁振英以續牌3年威脅商台,梁振英發聲明否認曾向任何人士提出只讓商台續牌三年,事隔兩日,政府就宣佈商台續牌12年。但一星期後,商台將鄭經翰「炒魷」,兩年後再解僱黃毓民。
浸大新聞系助理教授杜耀明對於商台與港大和解,同意不再播放校委會相關錄音感到失望,批評商台此舉是「自閹」,會影響商台日後採訪港大校委會新聞。他認為商台今次「跪低」,難免令人聯想與明年續牌有關,「呢單嘢係商台最先披露報道,如今卻180度轉變,反映商台有深層次考慮」。

■記者謝明明
播新洩密錄音 或成為被告

■港大臨時禁制令針對商台以外的被告案件今處理。
按港大及商台雙方的協議內容,港大法律學院首席講師張達明認為,港大現時不是要禁制已流出的兩段聲帶,並舉例指《蘋果日報》在頒佈臨時禁制令後,已將聲帶重新放上網頁,但港大沒有任何異議,故從實際角度來看,港大沒有意圖禁制已流傳的聲帶。張補充指,若媒介取得第三條錄音聲帶並將它播放,該媒介則有風險成為被告。
海外播放後則可轉載
張達明解釋,由於禁制令有地域限制,媒介若取得第三條錄音聲帶並在本港播放,其行為已違反禁制令,有風險成為第二被告,但港大必須證明該媒介事前是知道禁制令的存在,才算違反禁制令;而若任何人將第三條聲帶放在海外地方播放,便沒有問題。
張達明另重申,案中的第二被告可涵蓋來自不同界別的人,可包括校委會主席、過去的成員等,故他認為法庭有需要澄清禁制令及第二被告所包括的範圍。
資深大律師湯家驊亦補充指,若外國媒介率先取得並播放第三條聲帶,本港媒介及公眾人士均可隨意轉載,因為相關錄音已來自公共領域,理應獲得豁免。

案件編號:HCMP2801/15
■記者黃幗慧、楊思雅
記協今抗辯:港大禁制令損新聞自由
港大入稟高等法院申請禁制令,禁止商台及其他相關不知名人士披露校委會會議內容,商台與港大達成和解,但有五名獨立人士及團體已申請成為申辯人提出抗辯,包括港大校友關注組召集人葉建源、港大學生會刊物《學苑》總編劉以正、香港記者協會及《蘋果日報》等,法庭今早將會進行聆訊。記協批評港大以禁制令規避問責,記協必須提出抗辯,捍衛言論和新聞自由,保障公眾知情權。
港大早前向法庭申請的臨時禁制令仍然生效,法庭今日會處理延長禁制令的申請。庭上昨透露,有3名人士較早前去信港大或法庭,以關注港大及禁制令阻礙資訊流通為由,表示有意以第二被告身份申辯。據了解,該3名人士為港大校友關注組召集人葉建源、港大學生會刊物《學苑》總編劉以正,以及一名港大二年級李姓男生。記協及《蘋果》也決定今加入抗辯。
葉建源及劉以正接受本報查詢時證實,今日會出庭就港大禁制令提出抗辯,但他們以事件進入司法程序,不便透露詳情。葉建源昨在港大校園投票日記者上說:「呢一個(禁制令)範圍是會令整個學校內,如何討論校務委員會事情有一個好大影響,對於新聞界如何處理有關問題亦都有好大影響,所以我哋覺得這個禁制令是超乎一個合理的範圍。」
除上述3名獨立人士外,記協已申請成為申辯人,就禁制令提抗辯。記協昨發聲明表示,早前聯同7個傳媒工作者團體發起聯署,要求港大撤回禁制令,至今獲得946名新聞工作者、新聞系師生響應。記協指出,披露內部資料以揭露不公義、維護公眾利益,是每一個新聞工作者及新聞機構的天職,對港大申請禁制令感到遺憾。
《蘋果日報》總編輯陳沛敏則表示,禁制令嚴重影響本港新聞自由,而法官昨日在庭上亦質疑港大的禁制令涵蓋所有校委會會議,形容「不尋常」,《蘋果日報》作為傳媒一分子,有責任提出抗辯,以免影響日後傳媒報道港大校委會會議等這類涉重大公眾利益的新聞自由,剝奪公眾知情權。

湯家驊:校委申辯就有機會成功
港大昨發聲明表示,校委會主席在多個場合中提到,有關行動的目的,在於維護校委會的保密原則,不是要挑戰傳媒,強調港大尊重及珍惜言論表達自由,重申維護保密原則,亦是為保障參與校委會會議者能暢所欲言的自由權利。
針對記協、港大校友及學生等就禁制令提出申辯,資深大律師湯家驊認為成功機會不大,以其理解,禁制令是針對校委會成員,而非傳媒機構等其他人士,「除非有傳媒機構持有第三段錄音而有意向外播放,就可依程序申請誓章,申請加入訴訟,否則法庭不會考慮假設性情況。」他指出若有校委申請申辯,就有機會成功。

■記者謝明明、楊思雅
港大下周再公投不信任梁智鴻

■港大校友關注組將發起校內投票。鍾偉德攝
港大校委會主席人選料今天凌晨出爐。繼港大學生會上月舉行本科生公投後,港大教師及職員會與校友關注組發起港大校園投票計劃,下周一至五將在校園再度舉行公投,今次對象擴大至全校約3.5萬名本科生、研究生及所有職員,就校委會否決陳文敏任副校等多項議題表態,包括熱門人選李國章是否適合擔任校委會主席。擔任公投技術支援的港大民研計劃總監鍾庭耀直指,當制度失衡,當權者有權用盡,此項投票計劃尤其重要。
擴至全體師生職員
今次的投票議案包括對校委會否決副校任命而無合理理由表示遺憾,對校委會主席梁智鴻及12名反對任命的校委表示不信任等。港大教師及職員會主席張星煒解釋,其會員曾透過問卷就上述議題表達意見,惟被指表態的人僅佔少數,因此今次通過公投,匯聚全部師生及職員的意見,即使最終未能改變現狀,「死都死得眼閉」。
校友關注組副召集人麥東榮希望藉今次公投,建立統一並具公信力的機制,收集全校意見,認為政府或大學不能再以未能尋求共識為由迴避改革,相信今次公投有助推動修改大學條例,以至改革校監制度。至於日後會否以此機制就發動罷課或罷教尋求共識,麥稱會交由師生及職員決定。
另一邊廂,畢業生議會繼9月初就副校風波史無前例召開特別會議,將於本月29日召開第二次特別會議,表決項目包括上述公投議案,以及是否支持校委披露會議內容符合公眾利益和港大「吹哨者政策精神」。議會昨發聲明稱,擔心特別會議機制遭濫用,因會議耗費不少人力及金錢,議會曾多次向相關校友建議以其他方式表達意見但不被接納。
校友關注組召集人葉建源反駁,與議會商討後,已將會議場地移師港大校園,以節省租場開支。他續指,假若校委會早前所作的決定合理而正常,校友根本不會要求議會召開首次緊急會議;若校委會就否決副校任命提出合理解釋,也不會有第二次緊急會議,校友只是為時勢所逼。

■記者白琳
涵蓋太廣 英法院曾推翻禁令
法官林雲浩昨質疑港大的禁制涵蓋所有校委會議是不尋常,並引用英國80年代的一個案例。該案例是英政府禁制傳媒引述英國軍情五處(MI5)特工在其回憶錄中的內容。英政府當時指書本內容涉及國家安全,故全面禁制《Guardian》、《Observer》及其他傳媒報道從國安情報部門所有前成員取得的任何內容。法院最終推翻禁制令。此案例覆蓋之廣,與港大案正正類似。
擬禁傳媒報道特工回憶錄
前特工Peter Wright寫了一本在MI5工作的回憶錄《Spycatcher》(圖),英政府企圖禁制所有傳媒報道相關內容。其中一名法官在判詞中在稱:「在一個自由的社會,政府的工作應該對外公開,接受監查及批評,這是關乎持續性的公眾利益」。另一法官則指,政府要求任何人從公職人員取得機密資料後,也有責任保密這做法是站不住腳及不切實際
英法院最終推翻有關禁制令的原因亦包括,有關回憶錄已在全球其他地方有售,涉及200萬本,即使讓回憶錄繼續在英國出版,對公眾利益傷害亦有限。其中一名法官指,英政府在1986年取得禁制令時,是濫用法律程序。

■記者黃幗慧

來源轉自:
【2015年11月06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其他.相關】:

2015年11月3日 星期二

李國章9.29例會發言全文



李國章
Mr. Chairman, when I came on the scene, I thought this would be a very straightforward matter. The Vice-Chancellor makes a recommendation, and we rubber-stamp it, and that's deemed a fact. However, I do have some worries that I feel I should articulate, the Dean, the Vice-Chancellor, in those days, were elected by the Faculty. So all you have to do is to be a nice guy to everyone, and I think Johannes Chan is a very nice guy. And at this point, I'd like to declare my interest; there was one of the referees which is my cousin. And my cousin has already said he's a very very nice guy.
So from that point of view, I have no worry in that he is dean, my main worry on academic side was that he has no higher degree equal to a PhD or an MD or LLD, now you may say in law is not necessary. Well, if it is not necessary, why is such a degree there in the first place? And when you look at the other referee professors, they all got LLDs. Therefore, either he hasn't tried or he is too busy or he doesn't think it is important, but if that's the case he will be devaluated maybe of the lecturers, professors who have got PhDs, who have gone through the rigours of academic pursuits. Now, can you, can someone be in charge of promotion of another person who actually has not gone through the same rigours as that other person and give an honest independent objective view? And I would put my question here is that, I do have my doubt about this.
The second thing I'd like to bring up is that, we've been said that we've been under a lot of pressure from the liaison office, from the Chief Executive, and I'd like to say very categorically I have not been under any pressure. It has been said that the left-wing press,《文匯報》、《大公報》have been running hundreds of articles against this candidate. And quite honestly, I don't read《文匯報》 or《大公報》, and I think most people in Hong Kong do not read《文匯報》 or《大公報》. Relatively most people take a negative view, the more they say about something, the more we feel anti whatever they say.
However, on the other side, it's that the political parties are very well organized, very well informed, very well...how would I say... very keen to push this candidate by, as Leonie said, by intimidation, by failing our council meeting, by having concern groups and all these threatening JRs and everything. But I just wonder why is these political parties so keen on this candidate, is it, you know, in the Mainland university, they have黨委書記. Do they want a黨委書記 at Hong Kong U? Is he a黨委書記? is he put in here as a黨委書記? So I don't know, forgetting about the politics, all these things made me feel very uncomfortable and very uneasy with this candidate.
Thank you.

資料來源:商台《在晴朗的一天出發》

來源轉自:
【2015年11月03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其他.相關】:

抗議化工廠污染「播毒」 江西萬人示威 武警射橡膠彈鎮壓

★中國共產黨已成地球生態公敵,中國夢已成人民的夢魘,謊言為中共治國根本,所以土共甚麼送終全會,甚麼規劃你還相信嗎?各國南海圍剿中共是正確的,中共垮台是我們地球人的必要任務!


■示威者胸前被橡膠子彈打出多個彈孔。

■示威民眾聚集在化工廠門外抗議,遭催淚彈鎮壓。

■警方射催淚彈驅散示威者。

■大批武警在現場戒備。

■一名村民被打得頭破血流。

■當地河流被化工廠污染,水面污濁不堪。
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決定「十三五規劃」把生態環境改善列為未來五年重點目標,聲稱要實行「最嚴的環保措施」;但中國第一大淡水湖江西鄱陽湖畔居民,因抗議當地政府引進化工廠致環境嚴重污染,前日卻遭防暴警察用警棍、催淚彈鎮壓,防暴警甚至罕有地使用防暴槍、以橡膠子彈對示威者直射,致多人中槍受傷,傷者彈痕纍纍。江西當局的做法,無疑給中共五中全會搧上一大巴掌,習近平食言技倆是轉瞬可及
事發江西省上饒市鄱陽湖畔的鄱陽、萬年兩縣的饒埠鎮、石鎮等多條村,因前些年地方政府「招商引資」引來一批從東部發達地區轉移去的化工廠等,使當地遭受工廠排放的毒氣毒水污染,村民出現嘔吐胸悶、皮膚紅斑等中毒症狀,一些受污染嚴重的村,有村民莫名患上癌症,附近樂安河大量魚蝦被毒死,近年來村民多次交涉要求當局處理無果。

村民患癌 魚蝦毒死
前日上午,受污染嚴重的多條村村民發起聯合行動,近萬居民打出「全民行動拒絕污染、重污染有毒化工企業滾出去」等橫額,遊行到萬年縣石鎮工業園一家化工廠「恒翔科技公司」示威抗議,要求污染工廠搬離。其間,憤怒的村民砸毀部份工廠設備,欲強行拆除有毒工廠,結果遭當局調去的大批公安和全副武裝的防暴警察暴力鎮壓。
「他們從鄱陽縣和萬年縣調武警,兩個縣加起來有近千人。」當地村民徐先生昨接受《蘋果》記者電話採訪時指,武警先是在工廠門口外組成人牆,用盾牌阻止民眾闖入,結果與示威民眾發生推撞,不久武警開始射催淚彈,還噴胡椒水驅散示威者,民眾一度退到對面,隔着馬路跟公安武警對峙。

射催淚彈 警棍亂毆
沒想到武警邊射催淚彈邊衝上來,用警棍亂打亂毆,很多上年紀的人跑得慢被打得頭破血流,「更沒有想到的是,他們還開槍了!用防暴子彈對人直射!」徐先生憤怒地說:「那些雖說是橡膠子彈,理論上死不了人,但射入身體讓你疼痛流血,處理不好也會要命!」徐指至少有近10人被子彈打傷,「有一位60多歲的老人,胸前被射了好多個彈孔,子彈都在肉裏,X光看得很清楚。還有一個年輕人,他中了一槍,身上就有八顆子彈!」
據了解,江西省當局下令轄下媒體不得報道事件,外省媒體又不敢「異地監督」,當地村民只好在網上發呼籲,請求外界關注。有當地人發貼哀嘆:「我們只是想要喝乾淨的水,要一個安全的居住環境,他們竟這樣對待我們,向手無寸鐵老百姓開槍,真是喪盡天良!」當地政府則發公告稱,是村民打砸工廠,並造成一名警察受傷釀成衝突。

《蘋果》記者
網民有話說
「請還給我們原有的綠水藍天!」
「這是個甚麼樣的政府?真叫人心寒!」
「很多老人受傷了,百姓的心都在滴血!」
「當槍口對準老百姓時,你們的良心都去哪裏了?」
「中央十三五提出環保,難道僅僅是一個口號?」
「萬年縣長是當年的警察頭頭,所以心特別狠。」
「(橡膠子彈)有甚麼區別嗎?要真槍實彈死人才算嚴重?」
「萬年曾是魚米之鄉,現在水污染了,魚死了,糧食還敢吃嗎?」
「我們只是要喝乾淨的飲水,可以呼吸的空氣,為甚麼要對我們開槍啊!」

資料來源:新浪微博
村民身中八彈「不衝出去被打死」

■醫生從胡先生(左圖)身上取出八顆橡膠子彈頭(右圖)。受訪者提供
「當時我被他們(武警)追着毆打,我拚命衝了出去,就聽到背後『砰』的一聲響,我感到後背一陣麻痛,知道中槍了,我顧不上那麼多只管跑,因為我知道,要不衝出去,我非被他們打死不可!」村民胡先生昨接受《蘋果》電話訪問時,餘悸猶存地說。
回憶中槍的感覺,胡先生說他當時只感到後背麻痛,跑到對面村民陣營時才全身無力,躺倒在草地上,有村民發現他後背流血不止,衣服都被血浸透了,「他們把我抬到一邊,我姐幫我叫救護車直接拉到縣醫院,我迷迷糊糊做了手術,醒來醫生告訴我,我後背有八顆橡膠子彈!」

用霰彈槍 槍槍都對人射
胡先生指,他沒有細數武警開了多少槍,但估計有幾十槍,「都是霰彈槍,一槍有七八個子彈,十幾米內都能打傷人。我是被近距離射擊的,所以八顆子彈全射到我身上了,全部打進肉裏,有一顆還打斷我的一條肋骨。」
胡指武警可能明白橡膠子彈打不死人,所以槍槍都對人射,「很多人中槍!」
胡先生又形容,防暴武警都是訓練有素,陣法分明。「他們先用盾牌擋你,用再棍棒打你;見人多時就用催淚彈把人群驅散,然後就幾個武警追一個,用棍棒圍毆,棍棍都是照頭照腦打,「他們都打紅了眼,一邊打還邊罵:『看你還敢不敢惹事!看你還敢不敢對抗!打死你白死!』」

《蘋果》記者
「痛塊彈」每發爆八粒彈 射穿皮膚

■現場留下的橡膠彈彈殼。
【話你知】
去年9月香港雨傘運動期間,警方使用了棍棒和催淚彈等鎮壓,差點就動用橡膠子彈;但媒體拍到警方準備橡膠子彈等器材彈藥,說明港人離體驗橡膠子彈只差一步。當然,香港警方用的是外國進口防暴槍和橡膠子彈,與江西民眾遇到的不同。
六四後武警添橡膠子彈
而江西武警今次使用的國產橡膠子彈,全名是「97式18.4mm痛塊彈」,簡名「痛塊彈」,不知何故製造商要取其名;該彈為非致命種彈,由防暴槍發射,作用距離35至100米。每發彈內裝填有8粒直徑為8mm的橡膠彈丸,可射穿衣物和皮膚。
內地武警執行普通鎮暴任務時,對防暴裝備使用有一定規矩,如要先使用最簡單無損傷器械,有肢體對抗時可用棍棒,最後才是防暴槍彈。
八九六四時,中共無防暴器械,動用野戰軍坦克衝鋒槍對付學生,千夫所指。六四後才添置防暴裝備,包括防暴槍和橡膠子彈。

《蘋果》記者

來源轉自:
【2015年11月03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其他.相關】:

2015年11月1日 星期日

梁振英女兒當街掌摑母親

蘋果第一原片無掩蓋粗口版

蘋果第二字幕版


(左圖)梁齊昕掌摑母親唐青儀。 (右圖)唐青儀被摑後掩面。 (攝影:羅德光,黃曉程,畢紹基)

梁齊昕被母親唐青儀送上的士。 (攝影:羅德光,黃曉程,畢紹基)

女鬼打扮的梁齊昕,凌晨在蘭桂坊慶萬聖節情緒失控。(攝影:羅德光,黃曉程,畢紹基)

(攝影:羅德光,黃曉程,畢紹基)

(攝影:羅德光,黃曉程,畢紹基)
時值一年一度的Halloween(萬聖節),西方人喜歡打扮成鬼的模樣,而在海外長大的梁振英女兒梁齊昕,也打扮成白衣女鬼,與友人 外出狂歡。但有媒體拍到,梁齊昕當街掌摑其母親唐青儀至少兩次。
據媒體報導,梁齊昕於昨晚與友人前往中環蘭桂坊玩樂,由於她先前就在社交媒體預告,所以有不少媒體跟拍。在今日(11月1日)凌 晨3點左右,當梁齊昕準備搭的士離去時,出手搧唐青儀的耳光至少兩次。
事緣,齊昕母親唐青儀乘的士趕到,唐扶著齊昕準備上的士時,出現驚人一幕,齊昕突用左手掌摑母親,此時唐青儀並未離開,她嘗 試上車送梁齊昕回家,但梁齊昕又打她一巴掌,隨後又踢她一腳,還對著眾人說:「你們知道嗎,這個人不是我的親生母親。」(You know this mum not actually my biological mum)被齊昕再度掌摑,事件擾攘約半小時,其間有人激動大叫:「有冇搞x錯」。梁齊昕 後來與一名男子上的士先行離開,她似乎不希望該男子曝光,用手遮著他的臉,而唐青儀則被安排入秘道離開。這整個事件擾攘了約 半個小時。

來源轉自:
【2015年11月01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其他.相關】:

劍指俄羅斯 北約動員逾30國軍演 13年來最浩大

 














2015年10月19日,北約動員超過30國家、大約3萬6千名官兵以及船艦與飛機,選擇以地中海,展開逾13年來最大規模軍事演習。(MARCELLO PATERNOSTRO/AFP/Getty Images)
【記者許惠安/綜合報導】
因應俄羅斯從波羅的海到敘利亞武力部署增加的威脅,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北約)10月19日動員大約3萬6千名官兵以及船艦與飛機,選擇以地中海,展開逾13年來最大規模軍事演習。
這項名為「三叉戟聯合軍事演習」(Trident Juncture)將持續5週,動員超過30國家、3萬6千名海陸空三軍部隊。軍事演習地點遍及義大利、西班牙與葡萄牙,大西洋和地中海皆可見盟軍蹤跡,目的是測試北約應對新安全威脅的能力。
外界認為,在烏克蘭危機持續已達17個月之際,這項軍事演習顯然劍指俄羅斯。
北約最高指揮官布里德羅佛(Philip Breedlove)將軍表示,這項演習,對潛在的侵略者發出非常清楚的訊息。
北約副秘書長弗希保(Alexander Vershbow)表示,比起北約上次大型軍事演習時的局勢,此次局勢更加不穩,包括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支持烏克蘭東部分離武裝力量,以及極端勢力在利比亞及敘利亞坐大。

因應俄羅斯從波羅的海到敘利亞武力部署增加的威脅,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展開逾13年來最大規模軍事演習。圖為北約副秘書長弗希保致詞。(MARCELLO PATERNOSTRO/AFP/Getty Images)
轉載自新唐人電視台網站
來源轉自:
【2015年11月01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其他.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