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Translate

顯示具有 垃圾教育局長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垃圾教育局長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6年9月20日 星期二

封殺港獨的香港立會選舉



由一個芝麻小卒康民署選委主任也可代表梁振英篩選看不過眼的人參選,粗暴干預公平選舉,試問香港今夕是何世?
九月四日的香港立法會選舉,七十個席位中,只有三十五席是普選產生,另外三十五席是小圈子選舉的「功能組別」席位。前者遵循民意,後者是依照北京建構的組別,絕大部分為親共的政治人物、工商界人士與專業人士所囊括。所以即使非建制派擁有超過全港人口一半的支持者,也永遠無法取得立法會半數以上的席位。這就是香港民眾堅決要求普選的原因,不但普選選出特區的行政長官(特首),也普選出民意代表組成香港的立法會。
拒絕普選導致本土港獨擴散
正是因為北京連基本法規定的普選也拒絕推行而要篩選候選人,才導致雨傘運動爆發,「香港優先」的本土思潮擴散,年輕人認為一九八四年中英簽署的關於香港前途的聯合聲明是一場騙局,泛民主派的「民主回歸」已經破產,因而致力於爭取香港第二個前途。去年的區議會選舉,「傘兵」首次出擊初試啼聲,把樹大根深的中共外圍組織民建聯的骨幹也連根拔起,振奮人心。今年二月新界東的立法會議員補選,泛民的楊岳橋不但贏了親共人士,連激進本土派的梁天琦也獲得一成五的選票排名第三。因此這一屆的立法會選舉,年輕激進的本土派成員紛紛投入選舉,為香港的立法會選舉打開新的一頁。
由於北京與特區政府的不斷打壓,尤其特首梁振英不斷抨擊「港獨」,還利用惡警對公民抗命進行瘋狂的秋後算賬,這些更刺激年輕人的情緒,港獨思潮益加滋長,並且對「和理非」出現不斷的質疑,因為這已經被當局看死不可能觸動中國所設下的銅牆鐵壁。 這次選舉,不少本土年輕人參選,引發北京萬分恐慌,特區政府秉領聖意,粗暴封殺,完全無視基本法與選舉法規,只憑個人就可以判定何人可以參選,何人不可參選,將香港的法治精神踩腳底!連民建聯創黨主席、剛剛結束會期的上一屆立法會主席、中共地下黨員曾鈺成也認為,選舉主任有權提出各種措施令其負責的選舉可順利進行,如果有人完全符合法律要求參選,但行政部門卻不批准,那就不是依法辦事,損害了一國兩制。

要求簽署「確認書」是無法無天
今年七月十六日參選人開始登記,但是七月十四日傍晚五點多,選管會居然發出通知要參選人簽署「確認書」。所謂確認書,就是要確認基本法規定的香港是中國一部分的條文。這點,在立法會議員當選後向基本法宣誓是本來應有之義,這次居然在選前就要先「確認」,顯然旨在阻擋主張港獨的參選人參選。因為血氣方剛的年輕人很少願意就此妥協的。
因此雖然有的參選人拒絕簽署,有的人卻還是簽署。其結果卻是不簽署的人可以參選,簽署的人卻不可以參選。例如許多泛民都拒絕簽署,他們都可以參選;但是本土民主前線的梁天琦簽署了確認書,選舉主任卻不讓他參選。這算哪門子的規矩?這種確認書確認了什麼?是確認選舉主任可以獨裁一切嗎?那就直接宣佈什麼人可以參選,什麼人不可以,去簽那張紙幹嘛?根本浪費時間金錢,也不環保。
選管會只管有關選舉的行政事務,這次居然濫權到有權審查參選人的意識理念,乃至有權判定是否可以參選。權力至大且毫無法律根據,是純粹的「人治」,可以一人(主任)定生死,難怪被法律界人士認定是「無法無天」。
今年是文革五十週年,文革帶來的十年浩劫,讓人記憶毛澤東「和尚打傘,無法無天」的年代,國家主席劉少奇拿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去和毛澤東論理有屁用?基本法對香港小民,也是一張紙而已。
由於頒佈必須簽署確認書的時間距離登記時間不到四十八小時,各個政黨及其參選人很難作出有效的反應,因此根本就是一場突然襲擊。
因此已報名於新界東參選的梁天琦、有意於九龍西參選的社民連正副主席吳文遠、陳德章立即分別向法庭申請司法覆核,指選管會違反《立法會條例》及《選舉管理委員會(選舉程序)(立法會)規例》。

簽署也被拒參選將逼出革命
由於參選的提名期七月二十九日截止,法庭在二十七日中午處理申請人緊急聆訊的申請,法官最終拒絕兩人要求二十九日下午五點前處理案件的申請,而是須與一般案件一樣排期審理,預計法官將於八月中或以前決定是否受理案件。法官的拖延,導致選舉主任得以任意剝奪某些人的參選權利。
被選舉主任剝奪參選權利的有六位。他們是香港民族黨召集人陳浩天、香港民進黨幹事長楊繼昌、「歸英運動」發起人賴綺雯、「城邦派」中出羊子、沙田區議員陳國強、「本土民主前線」發言人梁天琦。
主張建國的本土派重要派別「熱普城」領袖,亦即熱血公民的黃洋達、普羅政治書院的黃毓民、城邦派的陳雲根,都順利過關;出選九東的東九龍社區關注組陳澤滔,他在報名前的誓師大會上表明支持港獨,他亦多次公開在臉書表明支持港獨,但是不妨礙他的參選資格。顯然,在頒佈確認書以前,中聯辦與特區政府已經「確認」哪幾個人是真正的危險人物而不得參選。這點中聯辦主任張曉明在開始登記時已經再次公開向特區政府施加壓力。
這次是不許所謂港獨參選,明天將不許主張「自決」主張的候選人參選,因為「眾志」參選人羅冠聰的宣傳品中有「民主自決」字眼也被禁止派發。那麼主張「民主」的泛民,是因為少了競爭者而沾沾自喜,還是維護港獨被剝奪參選權利而在選舉中大聲疾呼?這將考驗哪些人是真民主,哪些人是假民主。

千名「港獨」集會寫下香港歷史
被剝奪選舉權利後,主張「歸英」的賴綺雯到英國領事館抗議。梁天琦則憤怒表示這等於剝奪了他終身的政治權利,他質問,為何參選新東補選時沒有問題,現在卻有了問題?並且強調:「當獨裁成為事實的時候,革命就是我的義務,這是唯一的方法。」
八月五日晚,香港民族黨於添馬公園以「捍衛民主,香港獨立」為主題舉行集會,有數千人到場,成為香港歷史上首次港獨大集會。民族黨召集人陳浩天指出,香港黑夜已經來臨。他們被拒參選只屬冰山一角,面對香港淪落很希望可找到出路,而他認為香港獨立就是唯一出路。梁天琦則表示,現時政府將法律上沒有賦予的權力延伸,是剝奪市民的選擇與被選舉權,強調「主權在民不在京」,故香港人在獨裁政權下要反抗以奪回應有權利。
中英談判香港前途問題時,「主權在民」還是「主權在中」曾經引發爭議,因為談判沒有香港代表,所以香港民意被踐踏,導致今天的後果。至今為止,港獨採取的還是和平、理性的手段。然而添馬公園旁邊就是共軍駐港總部,這也顯示他們並沒有忽視共軍的存在。但是如果共軍膽敢進行六四式的鎮壓,港獨勢必付出流血的代價,然而香港也可能要付出「臭港」的代價,最大的損失是在香港累積龐大資產的中共紅二代,以及整個中國所必須付出的各方面代價。
這次立院的選舉結果,也將考驗香港民眾,在中共步步進逼下,是束手就擒,聽任中共無法無天的宰割,還是奮力一搏,為自己的前途做最後的鬥爭?這次投票,將是表達自己意願的最好機會。各個非建制派的參選人是相互攻擊,還是分進合擊,也是選民選擇的標準。

來源轉自:
【2016年8月號 動向總372期 林保華】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其他.相關】:

2016年9月19日 星期一

鬼祟削閱讀津貼 吳克儉為「交數」損學生利益

教育局自1997年回歸起,向中小學發放「中英文廣泛閱讀計劃津貼」,不過在今個學年起,教育局會停止發放這一筆津貼,以省回開支,中學校長會對此不滿,指當局未經廣泛深入諮詢,亦沒有使用通函信件通知學校,只於8月發出的《擴大營辦開支整筆津貼運用指引》中,透過附註說明交代。這種做法,甚有黑衣潛行,偷偷摸摸的味道。
在吳克儉領導之下的教育局回應,指在實施新政策前,已分別徵詢中小學校議會的意見和解釋有關安排,不過從橫洲公屋事件所做的諮詢工作折射,今屆政府總是予人處事偏頗的印象,現今是中學校長會站出來投訴,即是統領一校事務的人都覺得有問題,卻未能在有決定之前向教育局反映,讓人感覺就算做了諮詢,也是「目標為本」,就算是有受諮詢的津貼小學議會,其顧問張勇邦也表示,只能「無奈接受」,所謂「諮詢工作」,只是為「一往無前」的決定找「無奈的人」背書。
立法局去屆及候任教育界議員葉建源上星期便就此去函吳克儉,要求提供多項資料及數據,讓公眾清楚知悉其決策程序。葉建源質疑,削減閱讀津貼,是教育局回應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要求「各部門節省1%開支」的做法,指的是財爺在前年提出的「011」省錢計劃,即是在當年可維持開支現狀,但在餘下兩年,就要每年省錢1%。如果是這樣的話,要省的錢便應該先從避免浪費考慮,減掉一些非必要的開支,現今下刀的竟然是本來是令學生受惠的津貼,委實很難令人接受。
特別是我們的教育局局長聲稱每月「讀書(含雜誌)30本」,他也應該深明讀書的好處,如今教育局竟然以「推廣閱讀的模式已轉變」作理由為停止津貼辯護,認為可以推廣網上閱讀取代書本閱讀,這更是一個值得大大商榷的觀點。有教育研究指出,閱讀書本對孩子的專注力、記憶力大有幫助,更培養思考能力,良好閱讀習慣的影響,比起父母教育程度的重要性,還要高出四倍。就是因為現時新世代受各種影響,難以培養閱讀習慣,學校便更要在這一方面着力,閱讀津貼的意義,代表了教育局鼓勵閱讀的決心,而不是反過來向「毁滅書本的年代」屈服及投降。
教育局是否可以有一些開支省下來,而不用打「閱讀津貼」的主意的呢?眾所周知,我們的局長了除了讀萬卷書,也愛行萬里路,不時都警覺他人不在香港,教育局今年4月書面回覆立法會財委會的提問時,指在他四年任期以來,吳克儉與隨行的教育局官員,合計用上247萬元公帑花在外訪,當中2014/15年度花費最多,一年花了近73萬元。
吳克儉在受質疑為何要頻密外訪時,曾舉例指親自外訪,才能取到其他地方免費幼兒教育的資料,不過卻即時遭葉建源「打臉」,指若吳克儉透過外訪考察幼兒教育,為何政府提交的文件、免費幼稚園教育委員會報告,以至吳出席立法會就幼兒教育的回應,均沒引用其他外國經驗?質疑吳克儉只想藉外訪機會去旅遊。
若然吳克儉真的實現其長輩賜名給他時的期望,可以「克儉」,而不要讓人覺得他是一個消遙浪客,在教育局內作表率,慎用公帑,不要像他那樣胡亂浪費,這1%或許也能省下來,而不必損害學生的利益。

來源轉自:
【2016年09月19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其他.相關】:

2016年9月2日 星期五

《成報》再嚟料!頭版發炮點名轟梁振英張曉明




立場一向親中報章《成報》日前頭版刊登評論文章,炮轟特首梁振英「播獨」,轟中聯辦助長,促中紀委調查,其後成報董事局主席谷卓恒被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潛逃國外,被公安機關追逃。《成報》繼昨日在頭版登大字報,以「梁振英、中聯辦利益團夥曝光」為題,《成報》今日頭版繼續狙擊梁振英及中聯辦,標題以「梁振英、中聯辦變『港獨』推銷員難辭其咎」,內容與昨日同樣以紅色大字寫上「《成報》不畏懼說實話」,以及「請停止打壓言論自由、請停止威嚇脅逼、還香港社會安寧與安全」,並配上梁振英及中聯辦主任張曉明照片。
頭版下半版則刊登社評,題為「梁振英提高八度天天講『獨』保收視 激化師生矛盾 犯眾憎」。內容指傳媒高度關注幾個「蚊型」的中學本土關注組,肯定是中聯辦扶植的梁振英這十多天來「經營」的結果,又指港大學生會刊物《學苑》一向只是幾個青年人發發牢騷的雜誌,沒有半點影響力,但得到梁振英在施政報告「義正辭嚴」的「品評」之後,那本無人問津的《香港民族論》馬上洛陽紙貴,立刻加印,「『港獨』思潮之興起與擴散,梁振英應記一『大功』」。

爭著在一堆奴才堆內表忠的吳得掂先後喪妻及喪母。
文章又形容梁振英和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應對中學生本土關注組的方法是「拿起關刀對付幾隻小蟑螂」,弄得整個社會神經兮兮,亦令大家不再討論梁振英的連任問題,轉而去關注校園裏的「港獨」問題。文章指關於校園裏能否討論「港獨」問題,梁、吳兩人一時一樣,經常自打嘴巴,特別是吳克儉,更是前言不對後語,要跟也不知如何跟法,更稱呼吳為「吳得掂」。

梁振英的讒臣『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總裁張志剛吶喊助威,聯手領導這場『校園播獨』鬧劇的演出。
文章更點名批評多位官員及政界人士,直指「中聯辦主任張曉明捧起一個『超然』地位的梁振英,唯恐天下不亂,自編自導自演,誇大『獨』情;吳克一個被天下人譏笑的吳克儉,領導無方;一個梁振英的讒臣『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總裁張志剛吶喊助威,在立法會選舉最要緊的關頭,聯手領導這場『校園播獨』鬧劇的演出,令社會形勢更加紛亂」。
來源轉自:
【2016年09月02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其他.相關】:

2016年3月16日 星期三

【狗官亂港】學生輕生個案多 議員批吳克儉卸責圍鬧:咁多人死你唔去死?



陳奕釗攝
立法會今日舉行會議,多名議員提出緊急質詢,認為學生承受重大學業壓力輕生,促請教育局提出建議,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回應指,對於學生自殺感到心痛和難過,但認為學生自殺有不同背景,原因複雜,可能涉及疾病、家庭、感情等問題。其間泛民議員對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回應感不滿,黃毓民直斥吳克儉無承擔,狠批咁多人死你唔去死?
吳克儉表示,由於一個人自殺前往往會發出警告訊號,因此及早識別是有效減低學生自殺的方法,教育局早前已提出5項措施,包括盡快成立專責委員會等,教育局昨日亦已發信給學校,鼓勵加強生命教育。席間不少議員不認同其說法,人民力量陳偉業表示,去年9月開學至今,已有超過20名中小學生和大學生自殺,憂慮學生自殺成為風氣。而經民聯梁美芬認為成立專責委員會未能急切協助學生。
黃毓民發言時批評吳克儉在回答議員提問時,僅表示會成立委員會,並提出5項措施,未能解決學生的學業壓力問題,批評吳克儉卸責:「咁多人死你唔去死?」吳克儉回應提問時再次重申,學童自殺原因很多,委員會會全力分析個案,而即時措施就是與學界商討。

來源轉自:
【2016年03月16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其他.相關】:

2016年3月11日 星期五

教局「救」尋死學生 需時半年分析 搞講座研討會 教育界轟無回應問題



教育局局長吳克儉
接連有學生自殺,本學年至今累積達20宗,教育局昨日推出5項措施應對,包括成立專責委員會,分析學生輕生成因及建議預防措施,6個月內提交報告。社會福利署也計劃成立家長治療小組,針對有自殺傾向的高危青年家庭,提供輔導服務和情緒支援。教育界對昨公佈措施表示失望,認為未能回應關鍵問題。
記者:王家文 馬志剛
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昨與津貼中學議會、香港中學校長會及香港輔導教師協會等團體召開緊急會議,特首梁振英及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均有列席。會後吳克儉表示,會採取5項措施預防學童自殺,包括成立專責委員會,分析學生輕生成因及建議預防措施等;並會安排教育心理學家舉辦5場分區研討會及教師講座等。
吳克儉下周二晤中大代表
教育局也會成立專責團隊,加強到校支援及宣傳。前日再有大學生墮樓身亡,吳克儉表示痛心和惋惜,指自殺原因複雜,除了學業問題,也涉精神健康、感情和朋輩關係等。他呼籲社會各界合作,多加留意學生情緒,給予鼓勵和支持「畀佢哋知道,辦法總比困難多,對未來係要有希望」。他下周二(15日)將與中大代表會面,也會與其他院校接觸和跟進。
立法會教育界議員葉建源對措施感到非常失望,認為措施只屬於輔助性質,未能回應關鍵問題,即如何釋放教師和學生的教學空間。葉建源指,教改後學生壓力更沉重,小學的全港性系統評估(TSA)和中一入學前學科測驗(Pre S1)、中學課程單一以學術型主導、大學學位競爭劇烈等。教師的行政和教學工作過多,沒空間跟學生進行較深度的接觸和跟進輔導工作。
另外,社署正構思成立家長治療小組,針對有自殺傾向或情緒問題的高危青年的家庭,提供輔導服務和情緒支援。社署總臨床心理學家劉家祖表示,子女遇上困難,家長擔心之餘,可能本身也有自身煩惱,需疏導情緒;期望最快8月前成立。
去年9月至今有5名中大學生自殺。日前中大成立學生精神健康及支援專責委員會,兩名主席兼副校長許敬文和張妙清昨向全體教師發公開信,指會全面檢視學生的精神健康和輔導問題,找出學生的壓力源頭。

學生自殺求助個案急升
昨日黃大仙港大男生自殺,已是開學至今第20宗學生自殺案。香港青年協會關心一線表示,單是今年1、2月自殺求助個案,已佔去年全年求助個案一半,反映自殺求助個案有上升趨勢。
香港青年協會「關心一線27778899」督導主任徐小曼表示,熱線主要接收6至25歲青年的求助,單是2016年1、2月有關自殺或有自殺念頭的求助個案已有58宗,對比15年全年的127宗求助個案,首兩個月的個案已佔去年總數約一半,數字急升。徐又對照過往3年數據:2015年127宗、2014年115宗及2013年100宗,認為自殺相關的求助個案有上升趨勢。

教局今召開緊急會議
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自殺危機處理中心曾展國指,中心1、2月的19歲以下青年求助個案為70宗,經警方、社福機構、學校轉介個案有9宗。曾表示數字雖無上升,但強調求助數字與青年自殺率不一定掛鈎,「因為依家啲青年好多都唔鍾意打電話,所以就算我哋中心個案數字唔高,都唔代表冇青年人自殺」。
徐表示,學生求助個案混合各類型原因,主要受困於學業、家庭、感情問題,「佢哋未必可以講到好具體原因,好多時係乜都有;但有求助學生表示學業壓力大,甚至有唔係應屆DSE考生,都因為擔心DSE考試而打嚟求助」。
教育局局長吳克儉今日召開緊急會議,出席者有津貼中學議會主席林日豐、香港中學校長會主席李雪英、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主席湯修齊及教育心理學家。林回覆本報查詢指,緊急會議暫未有具體議程,估計教育局、學校、家長將商討如何合作,跟進及處理學生自殺事件。
林提到學界方面,最困難在於辨識潛隱情緒病患者,指除要加強生命教育工作,亦可邀請教育心理學家教授前線教師分辨高危個案。
林同時呼籲教師、家長、年輕人多留意身邊人,尤其在考試前後,注意學生會否出現肚痛、出手汗、面容繃硬、情緒起伏大等情緒病徵。

■記者葉偉東

來源轉自:
【2016年03月11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其他.相關】:

2015年12月25日 星期五

阻礙《蘋果》新聞採訪 警扣押記者個半鐘



兩名《蘋果》記者今日在中區追訪教育局局長吳克儉。(黎少英攝)

兩名《蘋果日報》記者今日在中環進行正常採訪期間,突被警員帶返警署協助調查。(何柏佳攝 /黎少英攝)
《蘋果日報》兩名記者今午在中區追訪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期間,突遭一批中區警區重案組探員包圍,聲稱接獲舉報懷疑有人做不當行為,當場截停採訪車調查,兩當事人已即時出示記者證,但探員沒理會,反指兩記者是遊蕩罪嫌疑犯,被帶署扣查個半小時。《蘋果日報》總編輯批評警方此舉是不合理地阻礙新聞採訪,侵犯新聞自由。
兩名《蘋果》港聞版記者阮斌及黎少英,昨午在政府總部等候採訪吳克儉,下午5時30分,吳克儉乘專車離開政總,記者駕車追訪,約15分鐘後至中環機鐵站對開,4男2女便衣探員突奔出,截停記者車輛,一名男探員敲車窗聲稱:「收到有人報警,懷疑你哋有不當行為。」記者隨即出示記者證,探員收了記者證一看,便要求記者熄匙及落車出示身份證。
記者要求致電返公司匯報,探員拒絕:「返差館先打電話。」又指:「告你遊蕩罪」及「你哋係嫌疑犯」,其後一名探員走上採訪車的司機位,將阮斌帶往中區警署,而黎少英則被帶上探員車輛離去。
兩記者隨後在警署兩房間錄口供,至晚上7時45分,一名探員表示,向《蘋果》核實了兩人記者身份,獲准無罪釋放,警方要求阮斌及黎少英各簽署一份口供紙。阮斌事後表示,警方今次做法是粗暴干涉新聞自由,帶有針對性,「以前都試過採訪期間遭警察截查,但查核咗記者身份就會當場放人,唔似今次咁夾硬嚟,覺得好無理。」
《蘋果日報》總編輯陳沛敏回應時稱,吳克儉作為問責官員,傳媒採訪及監察他們的言行是天經地義、責無旁貸。記者當時正進行正常新聞採訪工作,警察查問時已即時表明身份,警方仍將他們帶署,是不合理地阻礙新聞採訪,侵犯新聞自由。而今次事件令人擔心警方日後濫用遊蕩罪,作為中止記者工作的手段。若記者當時正收集揭發公職人員行為不當等新聞材料,警方此舉將嚴重損害公眾知情權,損害公眾利益,希望警方自我檢討,防止類似事件重演。
執業大律師陸偉雄表示,遊蕩罪建基於警方懷疑有人有犯罪意圖,引起其他人對人身安全產生恐慌,看不見追新聞作為天職的記者會對追訪的高官有何人身安全的威脅。再者,以現時警隊的通訊科技,記者出示記者證、身份及車牌,警方已可快速查核身份真偽,最終被帶署扣查感費解。他又說,因為吳克儉是高官的身份,警方快速截查追訪的記者,倘他日有名人遭記者追訪,警方未能像今次如此迅速行動,認為有欠公允。

《蘋果》記者追訪被警扣查 吳克儉憂人身受威脅承認曾報警
《蘋果》兩名記者昨日下午在中區追訪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時,突遭一批中區警區重案組探員包圍,聲稱接獲舉報懷疑有人做不當行為,當場截停採訪車調查,兩名記者已即時出示記者證,但探員沒理會,反指記者是遊蕩罪疑犯,被帶署扣查個半小時。教育局今日回應《蘋果》表示,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本周數次被陌生人及車輛跟蹤,由於不清楚對方身份和意圖,感到人身安全受到威脅,教育局遂於12月24日報案,相信警方以一貫專業的態度處理事件。
教育局晚上再回應扣查記者:如早知合法採訪無需報警

(資料圖片)
《蘋果》兩名記者追訪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期間被警察包圍及截停,並指兩記者是遊蕩罪嫌疑犯,被帶署扣查個半小時。教育局晚上再就此事回應,指記者並無表明身份,吳克儉不知記者的背景及來意,形容報警是「穩妥的做法」,若一早得悉記者身份,局方便無需要因合法採訪而向警方求助。
教育局又指,吳克儉日常工作常與新聞界接觸,希望雙方能保持良性互動。

「奶媽」獨留吳克儉就出事

八方尋日先同大家講咗,梁振英、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同埋財政司司長曾俊華齊齊放假,搞到律政司司長袁國強要過Lonely Christmas,點知林鄭只係今日做一日署理特首,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就出事,搞出個報警拉《蘋果》記者嘅大頭佛!唔少政圈、官場中人均擰晒頭,呢單野已辣慶唔少記者,「奶媽」林鄭又放假,萬一越燒越大,真係唔知邊個幫吳克儉補鑊!
有官場中人同八方講,其實傳媒追訪官員、政界人物追訪唔係今日先有,梁振英試過、發展局局長陳茂波又試過、連律政司司長袁國強都畀傳媒跟過,冇一個人會「聰明」到搵政策局或部門代為報警!佢同八方講咗個故事,記得煲呔年代有個高官畀某傳媒跟咗幾日,雖然好煩但都冇出聲,直到有一日佢同親朋戚友食飯,於是走去同跟佢嘅記者講,佢同親友食飯,食完就返屋企,希望記者一陣唔好影相嚇親班親友,咁個記者亦都識做。點諗到今時今日有官會報警拉記者
另一政圈中人同八方講,以往吳克儉「出事」,都係「奶媽」林鄭幫佢補鑊,好似國教、中學收生不足等等,最後都係「奶媽」出手。政圈中人話好多記者同佢講,不滿吳克儉咁做,現在「奶媽」又放假,萬一件事越搞越大,邊個去救火補鑊?佢仲講笑話,政府話咗獨留兒童在家好危險,現在真係賴低儉儉就出事!連公民黨陳家洛都同八方講,儉儉出咗名係有事就閃、可能真係奶媽唔喺度就要報警求助!

來源轉自:
【2015年12月25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其他.相關】:

2015年11月1日 星期日

吳克儉跪低檢討TSA 家長拒收貨 斥無助解決操練問題 指「唯一辦法係取消」



■吳克儉昨在電台節目中承認TSA操作有問題。張志華攝
【TSA爭議】
在逾5萬名家長的反對聲音下,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昨「跪低」,宣佈將為全港性系統評估(Territory-wide System Assessment,TSA)作研究,例如考慮是否改為抽樣評估或隔年考核。吳又指,已向全港小學發出家課測驗指引,強調功課重質不重量。不過,反TSA群組召集人認為當局「遲來的行動」毫無誠意,無法解決TSA過份操練學童的問題,不排除發起進一步抗爭行動,「完全潑唔熄家長嘅火!」
記者:廖梓霖
有家長約兩星期前在網上發起群組,促當局廢除備受爭議的小三TSA。吳克儉早前雖多次稱TSA是找出教與學客觀數據的重要工具,但在群組發公開信、連日炮轟底下,昨又在電台節目中承認TSA操作有問題。
吳克儉稱,教育局轄下的「基本能力評估及素養統籌委員會」將就全港性系統評估的內容、題型做研究,考慮改為樣本式、抽樣式、隔年考核是否可行,料3個月內有初步的建議。吳克儉指出,該委員會由多名學者及教職員組成,冀可增加家長的聲音。

教局強調功課質較量重要
不過,吳克儉堅持拒絕取消來年5月的TSA考試,並重申評估對改善學生的能力相當重要,吳克儉表示TSA並非所有測驗、考試及補課的主要原因,「要清楚分開兩個好唔同嘅部份。」
吳克儉又指,教育局昨日已向小學發出「不操不忙有效學習」的功課指引,強調功課的質較量重要,促學校不應為令學生達到TSA的基本能力而作操練,並讓同學在校完成大部份功課。此外,學校每個學年需釐定功課政策及方向,上載網頁供家長參考。
目前已有逾5萬人支持的網上群組「爭取『取消小三TSA』」召集人金怡寧批評教局行動緩慢,並斥吳克儉明知TSA有問題,卻不願即時叫停。

家長或釀升級行動
金怡寧指出,不少的學者、教授研究已證明,要完成TSA試卷,需要操練試題,故當局的任何指引、檢討都無法釋除家長的疑慮,「唯一嘅辦法係取消個試」。金怡寧指摘教局尋求家長聲音的做法可笑,無法擺平各界怨氣,不排除進一步行動,「我哋已經發出好多聲音,點會聽唔到?」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批評吳克儉完全無誠意解決問題,他指不少家長已於網上就TSA表達有份量、經過深思熟慮的意見,不明白為何仍要交予委員會檢討,「唔覺得教育局真係面對緊問題」。葉又稱,停辦來年的TSA為唯一方法可使各方「心平氣和坐低傾」,促局方聆聽民意。另外,民主黨昨發起首場大型的反TSA簽名行動,有逾百市民響應。

校長巧立名目連續9年補課

■民主黨於荔枝角街頭發起簽名會,有小學生簽名支持廢除小三TSA。伍嘉亮攝
TSA折磨者眾,有教師爆料指,港島南區有小學校長為令學校「升Level」,連續9年要求小三、小六學生周六回校操試題,更巧立名目以「鞏固班」、「勵進班」讓家長以為子女回校補課,而非準備與他們升中成績完全無關的TSA。在「求分數」的壓力下,不少學生逃課,亦有教師不堪脅迫,在同事面前自言自語,精神極受困擾。
教師壓力大致自言自語
港島南區一間小學前教師陳先生向本報指,該校是區內專收有特殊學習需要(SEN)學生的學校,學童成績平平。在06年陳先生在學校任教起,校長便常在校務會議向教職員「捽數」,要求老師提高學生TSA的表現。陳先生稱,校長要求老師設計TSA試卷,並要求小三、小六學生以補課為由,周六回校操練,「唔返要交醫生紙」,成績不達標,「(校長)咪查找不足囉!叫你加操。」陳先生指該校教師因不願揠苗助長,「學生好多有自閉、輕度智障,點逼得落手?」由於憂慮不達標,有教職員疑患精神病,上班時自言自語。陳先生稱該校06年有10名教師離職,他2010年轉職,惟該校操練風氣持續至今。本報曾向該校查詢惟截稿前未獲回覆。
直資學校也需應考TSA,拔萃男書院校長鄭基恩昨稱,中學及小學部都沒有操練學生,「會提學生認真考試,學校以平常心對待。」他指小學部只在課程堂派例題作答。本身是北角培僑中學校長的直資學校議會主席招祥麒稱,TSA成績對中學只有參考價值,並不重要,故中學生毋須操練。

■記者廖梓霖
檢討委員會被斥橡皮圖章

■有學校舉行TSA模擬試,讓學生熟習考試題型。資料圖片
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安排轄下的「基本能力評估及評估素養統籌委員會」對TSA的內容、題型等作檢討,不過,該委員會成員不少都傾向支持TSA,曾公開力撐教育局決定。有立法會議員斥委員會無代表性,等於橡皮圖章,質疑當局不任命反對聲音最強的家長、學者,是想「自己人幫自己人」,並非解決問題。
委員之一的中大教育心理學講座教授侯傑泰,曾公開指TSA是升中派位機制的一部份,又稱取消TSA無助減少考試操練。另一位委員、香港教育學院心理研究學系評估與評鑑講座教授莫慕貞,也曾於電台節目表示無聽過有學校操練TSA。立法會教育界議員葉建源指,近期有不少學者、家長群組對TSA提出質疑,質疑政府不讓他們入會。
網上群組「爭取『取消小三TSA』」召集人金怡寧看過委員名單後,批評教育局脫離現實,金怡寧稱,既然有委員曾經力撐TSA,很難相信他們會公平檢討,「唔認為佢哋理解TSA對學生同家長嘅折磨。」

■記者廖梓霖
家長攔途交自薦信 男拔:冇分加

■家長帶同兒子參加男拔昨日的中一入學講座。
【爭中一位】
直資名校拔萃男書院明年中一收生本月底截止報名,校長鄭基恩昨透露,部份家長為增加勝算,會「潛伏」在學校入口或周圍,待他出現就「彈」出來交上兒子的補充資料,甚至有學生的父母及祖父母輪流出來「攔截」交自薦信,但他直言不會加分。
男拔昨舉行兩場中一入學講座,約3,000名家長及學生出席。該學中一學額有240個,扣除150個預留供附屬小學的學生升讀後,餘下90個公開招生。鄭基恩表示,近年每年有1,200人報讀,會按成績和操行等篩選450人進行面試。中一學費全年4.3萬元。

考問學生時事
副校長曹家偉表示面試時由兩名教師考一名學生,教師先用廣東話及英語與學生談話;然後學生看一本中文及一本英文書,再回答教師有關兩本書的提問。主要問及小學生活、平時生活、放假活動及嗜好等;也會問時事,「對鉛水有乜睇法,驚唔驚?」
曹提醒學生面試時最緊要自然,面試的教師可以辨別出受過操練的學生,分數會大打折扣,「答非所問,問乜都係咁答,好似機械人。」
為求入學,有家長會出怪招,鄭基恩說:「寫信(給他)……耐唔中行吓行吓,有時佢哋都會彈出嚟,學校門口、學校周圍都有。阿媽、阿爸、阿爺都有。試過唔同時間見過唔同家庭成員都有,我哋都明白佢哋苦心。」他指學額少,收生又要向校董會交代,攔截他交信作用不大。
該校收生分數中,成績佔50%、課外活動佔25%、面試佔20%、餘下5%計學生的父兄是否校友或兄長是學生,鄭指懂得彈鋼琴得分不高,學校較重視弦樂及中樂,成績及操行必須B或以上。

■記者倪清江

來源轉自:
【2015年11月01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其他.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