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Translate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冰河時代的抵抗


一九八九年四月十五日胡耀邦因突發心臟病去世,成為八九年「六四」事件的導火索。
民間輿論對胡耀邦態度分化
十一月二十日是已故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誕辰一百周年,官方舉行了高規格的紀念活動。一九八九年四月十五日胡耀邦因突發心臟病去世,成為八九年「六四」事件的導火索,因此胡耀邦的名字多年裡一直是敏感詞,官方對其紀念活動均低調處理。所以此次的高調紀念活動,引起了各方不同解讀。
而在民間輿論場,固然是與官方把胡耀邦闡釋「忠誠的馬克思主義者、傑出的黨和國家領導人」不同,但在與以往民間輿論幾乎一面倒讚譽其人性超過黨性,高度評價其為黨內健康力量的旗幟的聲音外,這次更多地出現了拒絕紀念胡耀邦的聲音,認為胡耀邦的主要功績其實是為民心盡失之政體彌補政治合法性,實質延緩了極權的壽命,這是仍為體制視之為「同志」並高規格紀念的原因,他最多只能算作是中共體制內一個比較激進的改良者,卻絕非當代中國政治民主化的自由旗幟,並且把是否紀念胡耀邦判定為民間主體意識的政治分界線。在社交媒體上,這些觀點引發了很大熱議和爭論。
胡耀邦已經成為一種政治符號,各方作出不同的解讀很正常,以胡耀邦的良知、人性和人道主義、理想主義精神,以及從「團結體制內健康力量」的策略出發,因而對拒絕紀念胡耀邦的聲音作批評似乎也是理性、客觀、中立。但是問題在於,為什麼民間輿論場對胡耀邦的態度在多年的一面倒聲音後會出現如此的分化?對社會政治觀察者來說,對政治光譜變化不是作簡單的肯定或否定,而是透析其背後的演化邏輯。

復辟黨國一體的列寧主義體制
拒絕紀念胡耀邦,不是任何個人有意選擇的結果,而是在體制極化壓抑下被擠兌出來理性與情感變動。在體制當下的國安模式主導下,對社會的控制與高壓已達「六四」事件後的頂點,列寧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全面復辟,對民間社會實行有目的、有步驟的全面清場,社會自由空間被無限縮窄,體制凍結社會的極端剛性舉措,顯示了標誌著新極權時代到來。
由於官方加入WTO及舉辦北京奧運的需要,民間獲得了有限度的政治鬆綁。承上世紀八十年代新啟蒙運動的餘波,得益於互聯網的傳播,中國知識分子重新獲得了公共言說的空間,使自由主義學說得到中國大陸一九四九年以後前所未有的普及。對黨國一體的列寧主義體制來說,社會的自由化必然會危及其政權的生存,所以自二○一一年體制強化了控制社會的手段,面對前赴後繼的民間社會運動,體制採取了更加強硬的姿態回應,從冒頭才打的維穩模式走向全面打擊的國安模式。繩子再度收緊,使自由主義知識分子期待發育社會的幻覺徹底破滅。
自由主義知識分子本身在有限空間的傳播就帶有天然的缺陷。在安全線內推動的願望,必然驅使他們繞過敏感的體制話題,只是對西方已有自由學說的普及和傳播,這可以說是為了獲得足夠的傳播,所以要以「正確的姿態」獲得言說空間的策略性,但何嘗又不是思想和勇氣的貧乏?
體制在顯示極端剛性後,民間必然走向激烈的政治化對抗。因此原有的自由主義知識分子陣營日益走向分化,一部分被收編為官家知識分子,一部分在高壓下被迫三緘其口,一部分成為異議知識分子。在此背景下,對自八十年代始的啟蒙運動到本世紀的維權運動進行反思,重新評估價值,就成為時代的必然,釐清過去,是為了走向未來。

民間的價值觀被重新建構
在對歷史的去魅下,民間的價值觀被重新建構。於是,胡耀邦是為了救黨而不是改變黨,有限政治鬆綁的極權依然還是極權,區別只是暫時做穩了奴隸和做奴隸而不得;於是,極權政體的轉型路徑不再等同於威權政體轉型的簡單詮釋,改良、互動願望立足的根基不再存在,「與其千呼萬喚,不如街頭一站」以政治抗爭獲得自由成為政治反對的基點。於是,從「告別革命」重返「回到革命」,列寧主義政黨的社會革命和自由主義的政治革命的不同邏輯得以釐清,革命重返現場意味著「人類能在任何逆境下重新開始並自由行動,讓所有人能自由地進入到公共事務中,人類要獲得這種偉大的自由,希望仍然在革命。」(漢娜‧阿倫特《論革命》)
冰河時代的抵抗,以觀念始,以行動終,這種民間立場極大地衝擊了官方的黨國一元歷史敘述,也極大地衝擊了公知「啟蒙導師」話語敘述。在極權控制社會絕大部分資源的現實下,中國的公共知識分子在生存上嚴重依賴於體制,要保持基本價值的獨立思想和批判意向以抵抗國家權力的控制成為二律背反的矛盾。民間立場下的抗爭運動呈現下沉化,日益與草根、平民結合,而在體制的收編、分化、打擊策略下,公知卻日益成為抗爭的局外人。
十一月初,年青人權律師燕文薪的一篇《賀衛方老師,您要逃避到何時?兼問各啟蒙公知》因其激烈的措辭,引發了網絡對公知的熱議。不同群體在不同的立場紛紛站隊,鮮明顯示了冰河時代的分化。對於冰河時代的抗爭者來說,賀衛方先生及其啟蒙一代知識精英的工作已經完成,更廣泛更多元更有政治擔當更能確立抗爭價值的人群將成為未來抵抗的主角。這並不是在貶低賀先生及啟蒙精英的歷史貢獻,正如沒有一個能跨過前面六個饅頭而直接讓人吃飽的第七個饅頭一樣。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光榮與夢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局限性,對冰河時代的抗爭者來說,薪火相傳的接力棒已交到他們手上,劇本早已寫好,角色早已就位,他們的使命就是推動劇目升級,走向這幕大戲的高潮。

來源轉自:
【2015年12月號 動向總364期(大陸)野 渡】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其他.相關】: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