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Translate

2015年11月30日 星期一

中國南海主權爭議:是崛起的機遇,還是跌落的陷阱?


中共在南海建島,自己畫界,看看伸向其他國家的「牛舌」,盡顯中共無賴霸權主義。
中國版門羅主義失敗
一八二三年,美國第五任總統詹姆斯‧門羅向國會發表國情諮文,警告歐洲列強不得再以美洲為殖民目標,不得干預拉丁美洲國家的主權事務,同時,美國亦對歐洲各國的爭端以及歐洲國家與其美洲殖民地之間的戰事保持中立,此即所謂門羅主義。門羅主義的產生被歷史學家視為美國作為本地區主宰性大國和世界新興大國崛起的標誌。
從國家利益和戰略的角度看,門羅主義在美國的實踐是成功的:它營造了有利於美國的周邊安全環境,確立了美國的美洲領袖地位,阻止了俄、普、奧「神聖同盟」將已獨立的拉丁美洲國家重新殖民化的圖謀,並逐漸將歐洲列強的勢力從西半球排擠出去。門羅主義並未走向封閉意義上的美國孤立主義或泛美小團體主義,而是適應了美國國力不斷增強的國際形勢變化,奠定了十九世紀美國外交政策的基石,後來又經兩位羅斯福總統之「羅斯福推論」(一九○四年)和「睦鄰政策」(一九三五年)的修正,依然是二十世紀美國外交政策的有機組成部分。
近些年來,中國以其經濟規模和軍事實力的快速增長而自封「民族復興」,世界輿論亦普遍承認中國是一個正在「崛起」且一旦「崛起」必將以或好或壞的方式改變亞太均勢和世界格局的全球性大國。在此進程當中,中國政府在東海、南海領土爭端中的立場愈益強硬,其堅決拒絕東海、南海問題「國際化」,高度反感和戒備「個別域外國家」參與本地區敏感事務,甚至拒絕國際仲裁法庭,只接受當事國雙邊談判的僵硬態度令人想起了當年美國的門羅主義。二○一二年《紐約時報》曾發表文章,認為中國正在對南海鄰國實行「中國版門羅主義」,日本媒體亦曾有過相同的評價。
的確,二者存在相似之處,所謂「亞洲是亞洲人的亞洲」、「亞洲的事情由亞洲人來解決」,此類論調確有門羅主義韻味。不過,這種類比似是而非,二者不僅時空環境極為不同,在性質上似亦完全相悖:當年美國門羅主義意在保護美國的弱小鄰國免受域外強權的欺凌,美國所試圖扮演的,乃是本地區「帶頭大哥」和安全警察的角色;而所謂中國版門羅主義,則不僅不是中國對周邊鄰國實施安全保護,相反倒是為了削弱周邊鄰國的外援渠道,使其在與中國發生重大糾紛時得不到國際社會尤其是美國的安全保護,中國希望以此逼迫菲律賓、越南等較弱小的對手以一對一談判的方式與中國解決爭議事項──在此,中國所扮演的絕不是「帶頭大哥」而幾乎是地頭蛇的角色。這就是當年「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之門羅宣言受到美洲國家普遍歡迎,而今日「東亞命運共同體」之習近平宣言不受鄰國待見的根本原因所在。
暫且不論中國在東海、南海的主張和行為是否像中國外交部所宣稱的那樣「合情、合理、合法」,僅就中國所期待的排除第三方干預、只接受一對一談判的爭端解決方式完全無效這一點而言,中國的東海、南海政策均屬失敗之舉。在東海,美國、日本高調宣佈釣魚島屬於美日安保條約範圍,在南海,菲律賓所提仲裁案被海牙國際仲裁法庭裁定受理(而中國拒絕仲裁的政策則使自己失去了一次利用國際司法渠道申張其合法權利的機會),美國拉森號導彈驅逐艦駛入渚碧礁人造島十二海浬之內,並計劃將針對南海人造島礁的巡航定期化、常態化,而對於美國、國際法庭等域外因素的高規格強行介入,中國頓顯頹勢。一是中國在軍力上不足以驅逐美國,在國際道義與法理高度上又不足以抵消國際法庭的影響,可謂打架打不過,講理也講不過,結果只能對域外因素介入南海事務既不敢正面善意應對,又無有效反制方案;二是其他相關國家對美國和國際法庭的行為均表歡迎,中國在外交上陷入空前孤立,成為南中國海上的孤家寡人。事實上,沒有一個國家公開支持或贊同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和行為,包括在人權、台灣、釣魚島等敏感問題上全部支持中國立場的北朝鮮和俄羅斯亦不願表態支持中國(俄國是越南開採南海爭議地區石油的主要合作國),這就明白宣告了所謂「中國版門羅主義」的失敗。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引爆爭端
南海是中國的後院。歷史上,在十九世紀西方列強與中國接觸、碰撞之前,南海各國一直是中國的藩屬國和朝貢國。越南北部(古稱交州、交趾)在從秦漢時期至五代十國末期的一千多年裡更曾經是中國本土的一部分(越南人原本屬於中國人,脫離中國後在其廢除漢字之前越南也一直是漢字圈和中華文化圈的一部分。據說越南的歷史教科書將其國家史描述成一部不間斷抗擊中國侵略的歷史,這種歷史觀將近代民族主義套用於古代歷史,未免離奇了)。在這種歷史背景下,說南海諸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就沒什麼意義了,因為你甚至可以說,整個東南亞、整個南海地區都曾經長期在中國天子的名義統治之下,豈止區區幾個南海島礁?事實是,中國人民的「老祖宗」對南海島礁並沒有表現出特別的興趣。
在一八八五年中法戰爭達成和約、法國獲得印度支那宗主權之後,南海諸島的歸屬才成了問題,在那之前,理論上當然可以認為,南海諸島一向屬於中國。此後,先是法國,然後是日本,然後是中華民國,相繼宣稱對全部南海島礁擁有主權。最後,則是後殖民民族主義時代、海底石油大開發時代、二百海浬專屬經濟區時代接踵而來,包括中國在內的周邊各國,於是競相宣稱並以不同方式行使其對南海全部或部分島礁的「主權」──這正是當前錯綜複雜的南海主權爭議格局形成的緣由。人們認為《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是解決南海爭端的鑰匙,殊不知,該公約既是解決問題的藥方,也是製造問題、導致南海爭端激烈化、白熱化的罪魁禍首之一:正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所推出的十二海浬領海、二十四海浬毗連區、二百海浬專屬經濟區這一「豪華套餐」,使得那些本來在茫茫南海裡毫不起眼、一向無人問津的小島、淺灘、暗礁立時身價百倍,成了各國不惜代價競相爭搶的寶貝。小小島礁的附屬利益如此巨大,只要有一絲理由,誰能不奮力爭搶呢?

毛澤東送島,習近平造島
中共當局對南海的態度是錯亂的,不一致、不連貫。最可氣的是一九五七年毛澤東為支援越共抗美,將兩年前剛從國軍手上「解放」的白龍尾島無償奉送給北越。白龍尾島是南中國海最大的島嶼,位於北部灣中心線附近,退潮面積是南沙太平島的四倍、西沙永興島的兩倍,有淡水資源,有常住居民,有基層政府,但這些切實的主權利益在毛澤東眼裡遠不如打倒美帝重要。可是越戰早已結束,送出去的島卻再也要不回來了。到了二○○○年,為了安撫幾年前被中國海軍「欺負」的越南(一九八八年中國海軍在南沙赤瓜礁海域擊沉越南登陸艦三艘,致七十餘名越軍官兵喪生),以便騰出手來重點對付在南海島爭中越來越肆無忌憚的菲律賓,中國政府快馬加鞭與越南完成了北部灣劃界談判,從此白龍尾島不再是爭議島嶼,而是法理上屬於越南的合法領土,此舉使數萬名長期以北部灣越南一側為漁場的中國漁民喪失生計。本以為在北部灣對越南讓了步,在南沙群島越南可以投桃報李,但是越南政府並不認賬,他們也認為白龍尾島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最早對該島進行行政管理的是統治越南的法國殖民當局)。
在中國民族主義者眼裡,南海爭端中最解氣的事情大概就是習近平當局從二○一四年起在南海礁岩上大興土木的填沙造島之舉了。某種程度上,中國填沙造島是迫不得已,因為中國雖然在南海爭端中嗓門最大,九段線畫到了人家家門口,但誰也說不清楚這條從民國繼承而來的海洋斷續線是邊界線、領海線還是島礁歸屬線,誰也不知道這條U形線除了激怒他國還有什麼其他用途;而在長達數十年的周邊奪島行動中,中國遠不如越南、菲律賓,中國在南沙群島實際控制的島礁太少,且只有礁盤、沒有島嶼,除非填海造島,否則無法派兵駐守、無法長期控制,也就無法在南海自家的後院擁有發言權、開發權,而且,率先在南海變礁為島的是越南和菲律賓而非中國。
但是,中國的造島規模和速度令越、菲兩國小打小鬧的造島行動相形見絀,中國七個大型人工島,三個作戰半徑可覆蓋南海全境的機場(渚碧、永署、美濟)的整體佈局讓南海局勢立時多雲轉陰,優勢向中國傾斜。毋庸置疑,這些人工島嶼將主要用作軍事用途,一旦越南、菲律賓將來在南海與中國撕破了臉皮,如無域外強權介入,其所控島礁就很難保得住。這是越、菲寄望於美國干涉,而美國也確定以南海為「重返亞洲」或「亞太再平衡」政策之主要發力點的原因。

崛起的機遇,還是跌落的陷阱?
正如九段線的模糊性質一樣,中國在南海的戰略目標也是模糊的。二○一○年,中國政府宣佈南海主權是中國的「核心利益」,通常,這一說法意味著戰略上不妥協、不退讓甚至「不容挑戰」,但是,這一概念顯然用錯了地方。如果中國真的是要確立並行使其在南海九段線亦即南海全境的領土主權,這無異於宣佈將南海變為中國的內海,當然這是辦不到的。美日澳印介入南海已成定局,除非中國強大到足以與周邊各國並與全世界爲敵,否則此「核心利益」不可能實現。
領土主權爭端是民族主義最好的催化劑。中國和東南亞都是民族主義易放難收之地,而東南亞各國的民族主義有一個共同特點:似乎天然就有排華、反華基因,這可能要從中國傳統對外關係和華裔與土著居民之間的長久衝突之中尋找原因。如今,南海主權爭端已經在中國、越南、菲律賓等國喚醒了潛伏的民族主義惡魔,越菲兩國均已爆發多輪反華運動。在越南,中資企業和中國僑民曾遭到打砸搶燒殺,若任由南海危機蔓延下去,其在南海爭端各國播種的對華敵意將對中國的周邊安全環境造成持久的傷害,更何況,若南海局勢持續緊張,中國與美國、周邊各國的戰略互信必逐漸喪失,那時就隨時都有可能擦槍走火、禍從天降,等待著中國的或將不是崛起,而是跌落。
而中國作為世界第一貿易大國,南海作為進出中國的主要海上商道,南海各國、亞太各國作為中國的重要貿易夥伴,這一切都使得南海對於中國和亞太的重要意義遠非「主權」一詞可以衡量。在這裡,一國主權事小,世界秩序事大。因為主權遊戲是零和遊戲,而國際合作、利益共享則能使總體利益無限放大。在這個意義上,南海對於中國,以及對於亞太地區和全世界的長遠利益遠遠不是區區幾個島礁的所謂主權,和所謂專屬經濟區、海底石油儲量所能限量的。美國政府以普遍性「航行自由權」擠壓排他性主權之爭是恰當的,所以,中國應該趁早放棄「核心利益」說辭,將中國對南海的戰略目標透明化、清晰化,讓美日澳歐和周邊各國都瞭解中國對南海的主權聲索並不是獅子大開口無度索取,而是自我克制的、公平的,可以在現有雙邊、多邊機制和國際法框架下和平解決的。如果中國不能在相關國家中建立這種戰略信任,那就是中國的戰略失敗。

來源轉自:
【2015年11月號 動向總363期 二○一五年十一月六日(大陸)楊 光】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其他.相關】:

北京鼓吹「制裁無用」,其實有用


北京政府自詡「負責任的大國」,但每當國際社會對個別國家的惡行進行制裁的時候,這個所謂「負責任的大國」常常予以反對。
伊朗在「核心問題」上作出妥協
自從七月十四日伊朗核問題六國與伊朗在維也納達成伊核問題全面協議,到九月八日,美國參議院反對這一協議的議員人數已經少於三分之二,無法否決這一協議,到十月十八日,伊核問題全面協議開始生效,伊朗聲明開始執行該協議,歐盟通過了旨在解除對伊朗制裁的法律框架,美國總統奧巴馬下令啓動解除對伊朗的制裁。北京政府是六國中的一員,但《人民日報》卻在一篇評論文章中大肆渲染「(談判)雙方在核心問題上都做出了妥協」,因而「協議的簽署,無疑是伊朗的歷史性勝利」,這是又一次在重大國際問題上混淆黑白,欺騙讀者。對伊核雙方而言,伊朗的「核心問題」是堅決要造核武器,並且不准國際社會對之進行有效的核查。國際社會的「核心問題」是不准伊朗造核,要對之核查。現在伊朗由於經受不住制裁,明確答應不造核了,也接受核查了,這說明在這一「核心問題」上作出妥協的是伊朗,這是妄圖用核武器在中東稱霸的伊朗政府的一個失敗,絕不是什麼「歷史性勝利」。國際社會取消對伊朗的制裁,不過是兌現自己的承諾,半點妥協也談不上。當年波茨坦公告宣稱,日軍不投降,就全部消滅之。後來日軍投降了,盟軍不僅沒有消滅日軍,還辛辛苦苦地把幾百萬日軍安全地送回國內。難道《人民日報》敢叫嚷盟軍也「妥協」了,日軍取得了「歷史性勝利」!?
北京兩邊當「好人」的伎倆
北京政府自詡「負責任的大國」,但每當國際社會對個別國家的惡行進行制裁的時候,這個「負責任的大國」常常予以反對。實在不好意思反對,害怕引起世界各國公憤的時候,就只好投票贊成,但又要對制裁大潑冷水,宣稱「制裁無用」,以求兩邊當「好人」。在朝核問題上,北京政府長期對制裁朝鮮設置障礙,而對它操辦的「六方會談」津津樂道。結果幾年「會談」下來,世人眼看著朝鮮的核武器從無到有,從少到多,今年九月十五日朝鮮悍然宣佈其「寧邊核設施恢復運轉」,使得「六方會談」再次成了大笑話。
聯合國安理會在二○○七年、二○○八年和二○一○年分別通過了三個制裁伊朗的決議,北京政府都投了贊成票。但每次投票之前或之後,其代表都要聲明:「制裁和施壓無法從根本上解決伊朗核問題」。既然這樣,投贊成票幹嗎,明知「白投」也要投?就像在眾目睽睽之下不得不抽落難兄弟一個耳光,轉身又賠罪:對不起,我也是身不由己,沒辦法呀……你說這是什麼德性?
北京政府對於國際社會因為烏克蘭問題制裁俄羅斯,也是這種態度。制裁一宣佈,北京外交部發言人秦剛馬上就表示:「制裁無助於解決問題,中方呼籲有關各方繼續通過對話和談判妥善解決分歧」。話說得無比漂亮,偏偏不提俄羅斯已經把烏克蘭的克里米亞以武力吞併了,別人再怎麼「對話」他都不退出烏克蘭,而且還打算進一步分裂烏克蘭東部,所有的「對話」都毫無用場。制裁真的「無助於解決問題」嗎?未必,因為連北京控制的媒體都不得不說「由於烏克蘭問題,西方對俄羅斯實施制裁,俄羅斯陷入六年來最嚴重經濟衰退」。世界人民都看得明白,如果不是歐盟和美國、日本、加拿大等國的制裁和威脅進一步制裁,俄羅斯肯定會夥同烏克蘭東部的所謂「民兵」繼續大打出手,甚至一直打到基輔都說不定的。目前「烏東」的局勢雖然離和平還遠,但與去冬今春相比,已經有了較大的緩和,這就是制裁起了重要作用,對北京的「制裁無用論」無異於一記響亮的耳光。

「懂裝不懂」恰恰是恐懼制裁
北京對於國際制裁這種看似前後矛盾的言行,顯示了對於主持正義的國際社會的反對。在這種反對的背後,是對於制裁有效性的恐懼。
別人都是「不懂裝懂」,北京政府卻是「懂裝不懂」,他們其實明白制裁只是一種手段,不是目的。也明白國際社會從來不會蠢到只想制裁不願談判的地步。他們明白,偏要散佈一些似是而非的論調,因為他們對那些被制裁的「無賴國家」懷有某種同情,巴不得那些國家一直存在下去,以便給國際社會多製造點麻煩,自己好亂中取利。他們深知制裁是一種強大而有效的和平手段,可以「不戰而屈人」。他們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和一九八九年六四事件以後都有過領教。伊朗之所以「堅持鬥爭十幾年」最後還是只有答應國際社會的要求,無他,不是因為國際社會的「苦苦哀求」,只是因為制裁確實起到了令他們「再也堅持不下去」的作用。世人都清楚,連中共前駐伊朗大使華黎明都公開表示:「因為多年制裁對伊朗經濟帶來的很大苦難,所以(伊朗領袖)哈梅內伊希望能夠盡早結束制裁。」
伊朗因為制裁而產生的「很大苦難」是全面的,涉及社會生活的所有方面,不僅僅限於經濟。以航空為例子,因為制裁,伊朗一直無法從外國進口新飛機,迄今使用的都是幾十年前的舊貨,現有飛機的維護主要依靠從黑市進口零部件,或者拆東牆補西牆,使用其他客機的零部件,導致伊朗最近幾年空軍和民航的空難頻頻發生,這不僅嚴重影響和制約了伊朗政府各級官員的行動,更嚴重影響了伊朗空軍的實力,所以早在去年就有伊朗航空主管聲稱,「一旦取消制裁,這家國有航空企業需要至少購買一百架客機。」光從這一點,也說明伊朗政府官員對「制裁」的威力是啞巴吃餃子,心中有數的。他們如果想要再次與國際社會對抗,撕毀協議,動手之前起碼也要反復掂量一番吧。

來源轉自:
【2015年11月號 動向總363期 西方藍】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其他.相關】:

不准妄議乃不祥之兆


醜人多百怪、豉油撈飯整色整水、阿茂整餅無嗰樣整嗰樣都可形容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只是一個浮動龍門,任意增刪,但它已說明是《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人民都不是中國共產黨員,是否不列範圍內?
十月二十一日,中共中央印發了《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新版條例最引人注目的是將「妄議中央大政方針,破壞黨的集中統一」列入違反政治紀律,並警告說,情節嚴重者將開除黨籍。在五中全會召開前重申黨的紀律並在「負面清單」中增加了「妄議」這一條違紀行為,在時間上太巧合了,不可能沒有關聯。
「妄議」之「妄」,可圈可點
新版紀律處分條例中增加的「妄議中央大政方針」,立即引起了人們的注意,看點就在這「妄」字上。中共的紀律處分條例就是黨內的法律,這個條例號稱「紀在法前,紀嚴於法」,也就是說,黨的紀律就像國家的法律一樣,而且比法律還嚴。可以理解為,違法的必定違紀,違紀的不一定違法。那麼,對違紀行為的認定,也必定要像法律一樣嚴謹才有可能。但是,「妄議中央大政方針」這一條,幾乎每個字都不嚴謹,難以規範。寫上這一條的人,肯定不是學法律的出身,法律系的學生不會把「妄」字寫進法律條文裡。
我感興趣的是,新版紀律處分條例寫進了「妄議」,說明什麼呢?
「妄」是一個很有中國文化特色的字,字典上解釋:胡亂,非分,不實,荒誕不合理。和「妄」字結合的詞,幾乎都是要不得的:輕舉妄動,膽大妄為,妄自尊大,妄圖,妄想,妄自菲薄,妄作主張。但是,「妄」和「議」結合起來,行為是「議」,「妄」是用來修飾「議」的,「妄」是形容「議」的態度和方式。也就是說,紀律處分條例不是要處分所有的「議論」中央大政方針,「議」是難免要「議」的,中央大政方針歷來要全黨全國學習領會貫徹,絕對不「議」就沒法組織學習貫徹了。條例要處分的是以「妄」的態度和方式議論中央。

如何界定「妄議」之「妄」?
界定「妄議」之「妄」?把「妄議」列入紀律處分,一個「妄」字就把黨內議論的正當性判斷從議論之內容對錯轉移開去,變成了對議論者和議論方式及動機的檢視。也就是說,你說的是不是符合事實,是不是邏輯嚴謹、合情合理,是不是於國於民有利,都不是判斷的標準,而是你作出如此議論的態度和動機是否「妄」,膽大妄為,妄自尊大,妄作主張。對議論者態度和動機的判斷是一種主觀判斷,誰來判斷呢?自然是被議論的中央或上級領導來判斷。他們拿著「妄議」的標簽,可以把「殊心」做得理直氣壯。在中央大政方針面前,若要發出任何批評意見,有什麼人能躲得開「狂妄」這頂帽子?「不准妄議」就是向全黨發出了警告,中央已經定下的大政方針,你若不贊成不樂意,先看看你自己是什麼人,有沒有資格議論。
在十八屆五中全會召開之前,中央印發這個紀律處分條例,等於警告黨員,從現在開始,不得公開批評黨的大政方針。

中央大政方針缺乏全黨共識
「妄」是一個文學色彩很強的字,卻難以用法律的嚴謹標準來界定,照理說是不會進入黨的紀律處分條例的。「妄議」的說法,非常生動地表現出頒佈者現在對黨內批評和議論的惱怒和憤恨,欲使出最嚴重的家法來懲治。在這個時刻印發條例,必是有針對性的現實需要。這說明,現在針對中央的各項方針大計,黨內一定有相當普遍且有相當分貝數的議論,而且這種議論已經讓「中央」感覺到了不安和危險,必須予以制止,特別是在原本將要作出一系列人事安排的五中全會前後。這種議論就像大堤上的蟻穴,看起來很不起眼,弄不好卻會導致大壩瞬間坍塌。在條例裡加入這一條款的人,已經顧不得條文的嚴謹,只想發出嚴重的訓斥性警告。不准妄議的說法,活生生地流露出「中央」對黨內議論的慌張和擔憂。
習近平執政以來,以反腐打虎雷厲風行而達到了集中權力的效果,宣傳部門發起了對習近平個人的頌揚,個人迷信和個人崇拜之風氣日盛。權力的集中和個人威望的上升,卻隱藏著深刻的危機。習近平執政的最大問題是,帶有他個人強硬特徵的所有改變,都沒有從改革舊有體制、建設民主和法治制度的著眼點出發,無論經濟還是政治,都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不是用藥過猛,就是用藥不足。因為他對這個國家的問題和未來的走向沒有一個明確的願景,所以他和八十年代初的中共改革派領導人不同,他沒有凝聚起這個國家上上下下的共同願望。十幾億人的精神和願望嚴重分裂,其分裂的程度是歷史上從來沒有的。除了普遍的不滿和困惑,可以說這個國家沒有一樣東西是有全民共識的。即使是反腐打虎,也進入了膠著和後退的狀態,黨內和領導階層的失望、厭倦和泥菩薩情緒漸漸明顯。
習近平的「中央大政方針」缺乏全黨共識,黨內的不滿和批評聲音正在以風言風語的形式流傳。問題在於,如今的「中央大政方針」,從股市、經濟到房地產、城市化,從意識形態、互聯網監控到大外宣、媒體監控,從港台政策到西藏問題,從南海緊張局勢到對美日關係,每一項拿出來都有很多毛病,而且都不敢公開討論,一討論就暴露出中央的盲目和失誤,而且失誤得毫無道理。所以,中央大政方針讓人討論則必降低中央威望,甚至在民眾心理上造成雪崩式效應,習近平腳下的立足點就有崩潰的危險。
於是,「不准妄議」就成為新的嚴厲紀律。

不祥之兆
全黨全國都知道現行的大政方針有問題,但是,對於中央來說,維持中央的權威,其重要性高於一切。這種情況非常像一九五九年廬山會議,廬山會議原來是打算針對大躍進的問題糾正偏差,但是彭德懷的善意建言觸動了毛澤東的危機感。毛澤東自己都承認,歷史或許會證明,彭德懷上書的內容是對的,問題是上書的效果可能動搖毛澤東的權威。他找出來的彭德懷的錯誤,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妄議」。
曾記否,不准妄議的結果?不准妄議中央大政方針就是不許批評黨的最高領導,這個權力高度集中的國家,就會因為一兩個最高領導的愚蠢或私念而將一系列的小失誤或錯誤演變成一系列的災難。全黨全國面對十幾年乃至幾十年間最為荒唐的政策錯誤也無可奈何,不知有多少人多少家庭將為這些災難付出代價。不准妄議就沒有批評,沒有批評就必定會在錯誤的道路上一路走下去,一直走到災難把路堵死。

來源轉自:
【2015年11月號 動向總363期 南 橋】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其他.相關】:

彭麗媛的「真誠」和希拉里的「無恥」


彭麗媛六四勞軍,習上台後意圖力掩,但中共臭史,已是地道的臭豆腐,一聞已知。
夫唱婦隨的新造神運動
今次習近平訪美,雖然撒錢買美國三百架飛機,宣佈免除窮國債務,但在華府得到的還是不對胃口的「冷餐」,整個訪問黯然失色,倒是夫人彭麗媛不辱夫命,在聯合國用英文發表兩場演講(準確地說是朗讀兩篇英語講稿),也算是表現「軟實力」的花絮,給習近平挽回了一點面子。中共媒體高調渲染此事,援引海外的客套評論,一邊形容彭麗媛讀得十分生硬的英語「鏗鏘有力」;一邊讚譽「在神聖的嗓音、優雅的舉止和美麗的時尚感之外,中國的第一夫人彭麗媛還向全世界展示了她的另一個天賦──流利的英語」,費解的是,與說英語的國家領導人交談需要翻譯的彭麗媛如何把英語說得既「鏗鏘有力」又「十分流利」?
作為國家元首夫人,彭麗媛出訪秀幾句英語,不過是增加與受訪國人民的親和力,說得優劣好壞本無關宏旨,令人反胃不齒的是中共媒體不遺餘力新造神輿論。
習近平上台後,不僅以毛為師大權獨攬,還讓毛樂此不彼的個人崇拜死灰復燃,他的個人肖像和塑像到處銷售,湊巧彭麗媛和江青一樣也是演員出身,兩人便有樣學樣模仿毛江夫唱婦隨起來。
二○一三年三月,習近平甫戴上國家主席桂冠即以元首身份攜彭麗媛出訪。行前新華社的鼓吹手撰文「新角色、新舞台──彭麗媛將陪同習近平主席出訪」,為彭麗媛登上國際舞台鳴鑼開道,「歷史也無數次的證明了,當一個國家有了一個受人尊敬、喜愛的『第一夫人』時,無論對內對外,都會對這個國家的形象有極大的助益。」「作為『第一夫人』,彭麗媛可以將真實、美麗、善良、雍容、睿智、賢淑等一切代表中國女性的美好詞彙直觀的通過其舉手投足展現在全世界面前,贏得世人的尊重和愛戴,通過其獨特而又閃亮的女性魅力開拓新的外交風格。」通篇不吝筆墨地送給彭麗媛一堆譽美之詞,還破天荒地用上「第一夫人」這個「西洋詞」。
待習近平和彭麗媛訪問俄羅斯等四國回來,媒體更加賣力地鼓噪起「彭麗媛熱」,大勢吹捧彭麗媛「美麗、大方、雍容、典雅,為中國外交增添了親和、溫暖和魅力,也令中國的國家形象更具感染力、號召力和凝聚力。」也拿外媒的應酬話自美,稱讚「彭麗媛『優雅』、『大氣』,」是「中國的新名片」。「彭麗媛的魅力席捲全球」,「向世人傳遞出一股強烈的中式正能量」。「中國人民『瞬間驕傲了』」。一時間,「第一夫人」的稱謂不過癮,「國母」尊號頻頻亮相,「習大大」和「彭嫲嫲」也開始風行網絡。有奴性藝人還編了一首頌歌《習大大愛著彭嫲嫲》:

中國出了個習大大,多大的老虎也敢打,
天不怕嘿地不怕,做夢都想見到他!
中國還有個彭嫲嫲,最美的鮮花送給她,
保佑她祝福她,興家興國興天下!
習大大愛著彭嫲嫲,這樣的愛情像神話,
彭嫲嫲愛著習大大,有愛的天下最強大!
把肉麻當有趣的惡俗歌曲,比《東方紅,太陽升》更令人噁心,但在習近平聽來很「接地氣」,是「蠻拼的」值得「點贊」的好曲子,所以在網絡暢通無阻地播放「流行」。如若相反,你在百度上搜索「習包子」三字,得到的是「搜索結果可能不符合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未予顯示。」由此可知,習近平只讓民眾聽他的「頌歌」,不讓民眾知道他的「雅號」。
近日,國家廣電總局批准陝西拍攝四十五集電視劇《梁家河》,習近平插隊七年的梁家河成為第二個韶山已指日可待。

彭麗媛的「真誠」
我輩親歷過無奇不有的文革鬧劇,見識過「第一男兒」毛澤東和「第一夫人」江青的如日中天和隕落入囚,對「習大大」和「彭嫲嫲」的喧囂,無論是翻唱老調還是重演舊戲,都不覺得新鮮,只報以一哂。但近日多維等網站刊登一篇題為《彭麗媛英文演講露真誠,希拉里比不了》的無署名報道,轉述香港某教育家的文章,在美化彭麗媛聯大英語「講演」的同時不惜貶低希拉里,「每當希拉里遇上任何令她尷尬的場面,她都能自圓其說。但彭麗媛擁有的,卻是希拉里所沒有的情操:真誠。」讀到如此可「共欣賞」的奇文,涵養再好也忍不住要吐糟「相與析」了。
這篇揚彭抑希的報道應了中國的俗話「馬屁拍到馬腳上」、「哪壺不開提哪壺」。彭麗媛在聯大英語「演講」的形式差強人意,但用她的行為來評判她的「演講」內容,她最缺乏的恰恰是「真誠」。
彭麗媛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促進女童和婦女教育」的特使,她在全球教育高級別會議上介紹中國春蕾計劃時,不作任何注解地宣稱該計劃幫助三百多萬女童重返學校,為中國政府評功擺好。事實正好相反。春蕾計劃始於一九八九年,是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發起的一項公益事業,由私人企業和個人無償捐款,救助貧困地區的失學女童。而中國早在一九八六年就實行了九年制義務教育,還頒佈了《義務教育法》,其中「第二條:國家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制度。義務教育是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業。實施義務教育,不收學費、雜費。」春蕾計劃的出現,表明《義務教育法》根本沒有落實,貧困地區女童的上學權利毫無保障,中國政府完全失職,應該受問責而不是表彰。

彭麗媛淚灑何處?
就在彭麗媛在聯大誇耀中國教育成效時,兩樁涉及教育問題的悲劇震驚了全國。
八月三十日,江西十四歲少年鄧偉強因家裡拿不出二千元借讀費無法就學而萬念俱灰,他憤怒地喊了一句「我恨你們,恨所有人!」就縱身投入衡山一水庫,他的母親毛豔蘭也絕望地跟著跳下去,雙雙溺水而亡……。
同月,一篇名為《淚》的小學生作文在網上瘋傳,「爸爸四年前死了。……媽媽病了,去鎮上,去西昌。錢沒了,病也沒好。……我把媽媽接回家,坐了一會兒,我就去給媽媽做飯。飯做好,去叫媽媽,媽媽已經死了。課本上說,有個地方有個日月潭,那就是女兒想念母親流下的淚水。」
作者是四川大涼山十二歲的女孩柳彝,父母雙亡後,十六歲的姐姐和十五歲的哥哥輟學外出打工,她成了家裡的頂樑柱,要照顧兩個弟弟,還要種玉米、土豆、餵豬……。柳彝的《淚》引得萬千國人潸然淚下,卻不見「國母」彭麗媛出來顧問一下,因為她的淚要留著在美國拋灑。九月二十六日,彭麗媛參加聯合國殘障兒童活動,在觀看盲童合唱團表演時流淚了。美國的殘障兒童雖然身有缺陷,但不缺物質生活和精神關愛,並享有平等的人格和尊嚴,他們要的是激勵和讚賞而不是北京的眼淚。
即使在紐約,即使是盲人,也有更值得彭麗媛傾淚的,那就是維權律師陳光誠。陳光誠因揭露地方政府強制婦女墮胎的惡行,遭受近十年打壓,其中四年在牢裡,二○一三年被迫流亡美國,就住在聯合國所在地紐約。彭麗媛不去看望在自己的祖國無法立足的陳光誠,不知她的「真誠」在哪裡?
在紐約,還有一個人更需要彭麗媛去慰問,那就是高耀潔醫生,一個年近九十的耄耋老人。高耀潔一九九六年開始投身防艾工作,她揭露中國艾滋病擴散的真相,大部分患者是在賣血過程中被傳染,是血頭、血販子勾結地方官員造的孽,受害的都是窮苦農民。二○○九年,高耀潔八十二歲高齡,為逃避迫害為出版書稿,拖著老邁殘軀出走美國,如今孤獨地生活在紐約。
彭麗媛二○○六年當艾滋病義務宣傳員,二○一一年任「世衛組織結核病和愛滋病防治親善大使」,她不會不知道中國防艾第一人高耀潔,但她在聯合國參加活動時「過高耀潔家門而不入」,在「每個婦女每個兒童」議題的講話中也不提高耀潔和中國艾滋病的實情,卻大講特講如何幫助艾滋病孩高俊,在自我標榜中掩蓋中國政府的罪責,不知她的「真誠」又在哪裡?

希拉里評習「無恥」
諂媚者不是拿彭麗媛比希拉里嗎?那就以陳光誠和高耀潔的事來評說吧。
二○一二年四月,陳光誠歷經千辛萬苦從被囚禁的家鄉逃往北京,走投無路後請求進美國大使館避難。時任美國國務卿希拉里決定救助,她指示美國大使館派車把陳光誠接近使館,隨後美國官員和中國官員談判,她本人利用訪華機會親自出面,最終迫使中國政府妥協,陳光誠全家得以安然赴美。
在中國處處受打壓的高耀潔,在國外卻多次得到希拉里的接見和勉勵。
二○○七年,高耀潔榮獲世界婦女權利組織「生命之音」的年度「全球女性領袖」獎,河南當局為阻止高耀潔赴美國領獎,出動數十警察包圍高耀潔住所,切斷她的電話實施軟禁。當時的美國第一夫人希拉里馬上出手,讓幕僚給胡錦濤、溫家寶和吳儀寫信說,「我期待著能有機會與高醫生見面」。那些日子,她的幕僚幾乎每天一封,寫了十幾封信催促中共領導,直到胡錦濤親自批准放行。高耀潔到美後,希拉里在辦公室單獨接見她,對她噓寒問暖。
二○○九年高耀潔自我流放到美國後,國務卿希拉里再次接見高耀潔,她把高耀潔當朋友,贈送高耀潔一本自傳《艱難抉擇》,並在扉頁上題簽:「高耀潔醫生,我欽佩你代表中國人民的勇氣和領導力,致以最好的祝願。」
這就是美國的前第一夫人和國務卿希拉里,她是美國女性的代表,更是自由民主的大纛美國的代表。她堅守維護人權的價值觀,把救助為人權苦鬥的中國勇士為己任,而且一如既往。
九月二十七日,習近平在聯合國主持「全球婦女峰會」,希拉里在推特上直率抨擊:「一面迫害女權主義者,一面卻在聯合國主持婦女權益的峰會?無恥!」以此聲援被無辜關押一月餘的韋婷婷等五位女權活動者,她們策劃在北京公園舉行支持安全性行為、反對性騷擾的遊行,卻被以「尋釁滋事」的罪名逮捕。

與「第一男兒」共享「無恥」?
本來,關愛陳光誠和高耀潔之類的老弱病殘,支持女權主義者爭取權利,都是「第一夫人」彭麗媛的份內事。不幸,彭麗媛是獨裁黨魁的「第一夫人」,角色再新也只能站在專制帝國的舊舞台上表演,華麗的盛裝懷揣不了「希望」(八十年代初,彭麗媛憑一曲「在希望的田野上」爆得大名);金質的話筒只能高唱「六四」續曲(六四時,彭麗媛身著戎裝,手握話筒,站在血染的天安門廣場為屠城部隊獻唱),真誠愛民的事只能讓希拉里「掠美代勞」了。只是,善良的「子民」不由擔心,這般下去,「第一夫人」是否會與「第一男兒」共享希拉里斥責的「無恥」?

來源轉自:
【2015年11月號 動向總363期 喻智官】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其他.相關】:

大陸化的香港全面崩壞


家長群起反對教育局對小學生的TSA評核。油麻地天主教小學(海泓道)家長教師會上週進行的調查,在回應調查的340個家庭中,有 52%認為應取消TSA,僅19%認為可維持現狀不變。
習近平訪英,大陸官媒試圖造勢,營造英國人「貪錢」以及不顧香港的形象;在南沙群島的七個礁石大規模造島,則希望喚起香港「 愛國」的民族主義,然而最近幾個月有關操作都成為徒勞,香港民生潰爛的問題令特區政府官員以至親政府的政黨口出惡言,紛紛抵 賴民主派「政治化」民生議題,特別是鉛水危機,及至家長群起反對教育局對小學生的TSA評核,令親共政黨的評分全線下跌。
香港全面大陸化的後果
然而真正的問題,當然是香港全面大陸化的後果,問題一一浮現;對鉛水問題的聆訊,揭露出政府對食水喉管的監督形同虛設,原來 多年對水管接駁焊料的監督,全部停留在紙上談兵,只要求承辦商提供文件,說所用物料並不含鉛,而真相如何呢?就是官商推卸責 任。原來二十幾年來的標準沒有更新不關他們的事,因為一直以來制度只要求申報,而從不實際驗重金屬作檢查。承辦商等就不斷推 卸責任,說對為何焊料含鉛推說全不知情。至於更荒謬的大陸訂製組件長期違反水務設施條例,政府對此居然公然包庇,就有如幾年 前從中國大陸違法進入香港的「雙非衝急症室一條龍」服務般,運輸署竟然對違例入港的車輛發牌,要被傳媒以至議員告發質疑,才 「訝然發現」一樣,是荒謬得令人難以置信。
早前汲水門大橋的船隻撞橋意外,特區政府竟拿出一九九七年英治年代的緊急應變方案,提供根本趕不及現場需要的所謂緊急渡輪服 務,最終「緊急服務」未開動,橋已經修復好。事情之可笑,足證特區政府由硬體監工到軟體應變都沒有實行。港珠澳大橋因使用了 不合格的工程程序,令大橋移位七米,無法成功接駁,再被傳媒揭發使用了不合格的磚塊,在環境污染方面嚴重違規。這些問題每一 個在英治年代都可以成為政府的大炸彈,在特區政府時代卻繼續打算用黨媒滅音,只期望香港人即使敢怒敢言,也沒有權力與意志, 去推翻這個無能而賣港的政府。現實舉目所見,凡與中國大陸「融合」或「合作」的項目,有關官員都視而不見,或者聽而不聞。香 港人開始對「大陸化」的豆腐渣以至貪污腐敗,已變成了慣例。當凡「中國」就變成貪污溫床以至腐敗之處,香港人又豈會認同「中國」呢?

港人醒覺上樑不正下樑歪
香港人開始醒覺到,這十多年來不斷假裝中國會變好,或者幻想「中港融合」可以貪圖其經濟利益,而不需要付出代價,是如何愚不 可及的想法。當河水壓倒了井水,河水污染了井水,香港這個水井的水質,必然會變得和受污染的河水一樣。自「六四」以來,中國 的政治方面沒有寸進,在大壓小、人多影響人少的情況下,香港舊有的一切都正在全面崩壞,由上層的官員涉貪,以至例如港大的校 委會鬥爭,到民生食水基建的貨不對辦,以至私人大廈維修工程上億的貪污,這道理其實很簡單──上樑不正下樑歪。而上樑就是中國 共產黨,事實說明當「黨等如國」,結果或只能選擇拒絕中國了。

來源轉自:
【2015年11月號 動向 總363期 林 忌】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其他.相關】:

【旺角.龍興中西藥坊.雙飛人2枝收5萬】$60兩支雙飛人收$5萬 海關拉藥坊3職員



旺角「龍興中西藥坊」疑向遊客收取5萬元賣兩支「天價雙飛人」,海關晚上掩至拘捕3名職員。(溫文學攝)

被捕的其中一名藥坊男職員。(溫文學攝)

被捕的其中一名藥坊男職員。(溫文學攝)

被指為劏客的「黑藥坊」竟出售天價雙飛人藥水。(溫文學攝)
海關人員日前接獲一名國內遊客投訴,指出早前在旺角【龍興中西藥坊】(旺角西洋菜南街58-60號地下),以60元購買兩支雙飛人藥水,竟被刷卡5萬元,收貴830多倍。海關人員經調查後,以涉嫌違反《商品及說明條例》,於今日晚上掩至上址,將3名涉案店員拘捕。
涉事的藥坊懷疑為專劏遊客的「黑藥坊」,《蘋果》前日刊登一篇題為「藥坊疑劏客 一斤田七1.6萬元」的文章,披露一名山東女遊客 ,到該藥坊購買田七,疑墮下「斤變錢」陷阱,原本聲稱80元一斤的田七,埋單變成100元一錢,結果她被刷卡1.6萬元購買一斤田七 。女事主不甘被劏報警,海關接手調查。《蘋果》曾向涉案藥坊查詢,陳姓職員承認牽涉事件,亦有海關人員到場調查,並聲言「明 買明賣,佢睇清楚先簽卡」,但部份交易情況則迴避作答。

來源轉自:
【2015年11月30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其他.相關】:

2015年11月29日 星期日

「習馬會」對兩岸關係的衝擊波

習近平於十一月五日至七日對越南和新加坡進行國事訪問,但他此行的最大亮點,卻是台灣於十一月三日晚間突然公佈的習近平七日將在新加坡與馬英九會晤的新聞。新聞甫一公佈,立刻受到全球媒體的高度關注。「習馬會」是兩岸分治六十六年以來現任最高領導人舉行的首次歷史性會晤,是兩岸關係的重大突破。在二戰後的世界史中,中國是戰後沒有統一的幾個國家中,最後一個實現雙方最高領導人會晤的國家,兩個中國連朝鮮韓國都不如,中國人不應以這項吉尼斯世界紀錄為榮。
對台關係應有新思維新觀念
台灣一直希望能在APEC會議一類的國際場合舉行兩岸會談、希望中國大陸以正式職稱稱呼台灣領導人,但一直被大陸所拒絕。此次「習馬會」以「兩岸領導人」的身份和名義在第三方舉行,雙方同意見面時互稱「先生」,體現了雙方的政治智慧、妥協和變通。馬英九堅持「習馬會」後不簽署協議、不發表共同聲明,體現了馬英九的政治堅持。習近平在中國與新加坡建交二十五周年之際訪問這個城市小國,方便了在第三方與馬英九會面,同時感謝新加坡在推動兩岸關係方面所作的努力。與沒有黨職的馬英九會面,是中國大陸的一大政治難題。不管對馬怎麼稱呼,馬英九的身份和他所代表的政治實體都是客觀存在的。習近平能出席「習馬會」,體現了他的政治勇氣。
習近平和馬英九都是一九四九年國共分治後出生的人,但他們仍然背負著國共之爭的歷史「原罪」。沉澱的歷史恩怨使強勢的中國大陸在與弱勢的台灣交往時,仍然秉持、延續著二十世紀中葉國共鬥爭時的舊思維、舊觀念,在政治上一直以矮化台灣為己任,缺乏一種大國風範和君子風度。
習近平想加速兩岸關係的發展,必須探討符合二十一世紀第二個十年中期兩岸關係新時空環境的新思維、新觀念,其中重要一項應是重拾毛周時代「寄希望於日本人民」的路線,只是把日本換成台灣、外交換為內交而已,這樣說是有根據的。台灣中央研究院十月剛剛公佈的最新民調稱:高達百分之四十六點四的台灣民眾支持獨立,支持統一的只有百分之十六點一。造成這種局面的一大原因,是從兩岸經貿往來中得利的基本上都是與大陸友好的台灣大家族、親共的台灣大企業,普通台灣民眾從中獲益不多,這也是台灣爆發「太陽花運動」的一大原因。讓台灣廣大民眾從兩岸經貿往來中獲利,比「習馬會」的效應還大。

衝擊台灣政治,為國民黨助選
一、牽制民進黨 雖然台灣支持統一的群體日益減少,但希望維持兩岸交流和維持台海和平現狀卻是民意主流。台灣陸委會發佈的最新民調顯示: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台灣民眾支持「習馬會」。妥善處理兩岸關係一直是選民對民進黨的擔憂,「習馬會」對民進黨現行的兩岸政策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對民進黨的台獨路線形成了牽制。
二、成就馬英九 雖然馬英九在十一月五日的記者會上稱這次「習馬會」是「與時俱進、水到渠成」的結果,但「習馬會」顯然對馬英九更有緊迫感。「習馬會」舉行的時間點和突然性都不可避免地使馬遭到政敵攻擊、受到媒體質疑。馬英九是專程去新加坡會晤習近平的,且當天來回,難免被指責是一趟「朝聖之旅」。馬英九連任後政績乏乏、民調一直萎靡不振。外界有理由質疑:馬英九借「習馬會」的機會,試圖青史留名並為自己的政治生涯劃上完美的句點。在這種心態驅使下,馬英九是否會在這次「破冰之旅」中罔顧甚至犧牲台灣的利益?
三、明助國民黨選情的「習馬會」 二○一六年大選,國民黨的選情一直低迷不振,尤其是鬧出了「柱下倫上」的風波後,國民黨更難以凝聚藍營的選舉士氣。據台灣「指標民調」的最新民調結果顯示:蔡英文得到百分之四十七點一的支持率,朱立倫僅得到百分之十六點四的支持率,蔡英文大幅領先朱立倫百分之三十點七。照此民調,朱立倫當選的可能性幾近於零。對國民黨而言,朱是否當選還在其次,若二○一六年大選國民黨敗得很慘,很可能導致這個百年老黨四分五裂,二○一六年或許成為國民黨的「亡黨年」。國民黨分裂後,民進黨在台灣一黨獨大,這是中國大陸極不願意看到的。「習馬會」「恰恰」選在投票日前的兩個多月舉行,顯然是國共聯手上演的一齣好戲,試圖借「習馬會」的「沖喜」效應絕地反攻,一舉扭轉國民黨的選情。美國CNN網站十一月四日在頭版通欄報道「習馬會」時,也稱「本次會面是北京意圖救援即將敗選的國民黨。」但台灣的主流民意正在與中國大陸統一的路上漸行漸遠,又因為是馬英九而不是國民黨總統參選人朱立倫與習近平會晤,「習馬會」對迅速拉抬國民黨的選情究竟能起多大的作用,仍有待觀察。

對大陸的近、長期效應
作為身兼中共對台工作的最高負責人,習近平實現了一九四九年以來兩岸最高領導人的第一次會晤,做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都沒有做到的重大突破,習近平將借此機會進一步鞏固自己的權力。
「拉森號」事件剛剛過去,中美正就南海主權爭端鬧得不可開交。習近平此時出訪,自然有拉攏、安撫東盟重要成員國越南、新加坡之意。其實台灣也是南海爭議的重要一方,且中華民國主張的南海主權「十一段線」超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張的「九段線」。雖然台灣佔據南沙群島面積最大的自然島太平島已近七十年,但台灣已無心無力憑一己之力介入南海的主權爭奪戰和資源開發戰,也難以繼續保有孤懸南海、被各方虎視眈眈的太平島。有消息稱:民進黨上台後將放棄太平島、放棄對南海的主權。如「習馬會」能就兩岸聯手開發南海油氣等資源和旅遊業達成共識,蔡英文政府很難一直對此巨大誘惑視若無睹。若兩岸在南海合作愉快,就能為大陸承諾南海有事時支援但不佔有太平島埋下伏筆。兩岸若能在南海結成同盟,將大大拉抬彼此在南海的優勢,對兩岸是一件雙贏的好事。
馬英九在十一月五日上午舉行的國際記者會上宣稱:期望透過「習馬會」為下一屆台灣總統「搭橋」,建立兩岸領導人會晤的常態化機制;未來時機成熟時不排除邀請大陸領導人訪問台灣。「習馬會」或能為將來的「習蔡會」甚至習近平訪問台灣打開一扇大門。

來源轉自:
【2015年11月號 動向總363期 金 晉】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其他.相關】:

TPP考驗習近平

二十一世紀時代的全球經濟規則
環太平洋地區十二個國家幾經周折,終於達成了「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這時,習近平的所謂「大閱兵」剛剛過去一個月,而這樣張牙舞爪的背後,是中國強勢「崛起」以及它在區域經濟及世界經濟中一系列咄咄逼人的動作。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之後不久,新西蘭、新加坡、智利和汶萊四國發起,醞釀「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它正式生效運行一年多,美國加入,翌年,澳大利亞和秘魯加入,並正式更名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爾後,到日本加入,成為一個十二國的集團。
這一過程,顯示出兩個有密切關聯的特點,即,在世界貿易組織之外另行成立一個更為公平、公正、高效、和諧的新型世界經濟組織,而中國不在其內。
這個組織追求更高標準,即尊重自由、民主、法治、人權等普世價值觀,約束或限制國有企業。具體而言,它的協定中有據稱「最高的勞工標準和環境標準」,以及知識產權保護和市場開放,且具有很高的執行性,違規將受到懲罰,因而意味著體現二十一世紀時代意義的全球經濟規則。
由此,儘管該組織同樣對中國開放,但在中國執政的中國共產黨面對這樣的組織,顯然心存疑慮。用美國白宮發言人的話說「我們歡迎一個崛起、發展的中國,但是國際社會對於中國這樣尋求真正國際存在的國家有一些要求」,而中共對這樣的要求,有其內心深處的抗拒和恐懼。

要麼擋在門外要麼「關進籠子」
中共如此表現有它的道理,因為它很清楚,這個新組織的規定正是針對它而定。換句話說,要麼是把它擋在門外,要麼是把它「關進籠子裡」。
在爭取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中國內部有很大爭議。支持者希望借助外力推動中國前行,反對者生怕掉進自由貿易的「陷阱」,受人家引誘走向開放而導致吃大虧,並且至今有人仍在極力渲染中國經濟被國際資本「全面控制」的可怕局面。然而,事實勝於雄辯。中國「入世」十幾年,得到了優惠,擴張了市場,經濟持續高增長,呈現出「崛起」景象。
中國終於「崛起」,看上去變了一個模樣,然而,現實不是如此簡單。
中國人往往很聰明,很快學會佔盡規則的便宜,得到市場擴張的許許多多的實惠,而市場經濟的規律表現為,產能擴張往往比市場擴張更快,於是,中國經濟中大面積的產能過剩局面迅速形成,難以應付市場的波動。
同時,中國人很會玩弄行政技巧和語言遊戲,阻止外國資本進入本國市場,或在其中施展手段限制它們經營市場,而自己則在市場擴張中放縱地使用卑劣手段。前者,人家奈何不得大權在握的中共,只好發發牢騷、訴訴委屈,偶爾也訴諸法律,但打贏官司的概率很低。後者,則引出許多的貿易糾紛申訴,被人指責操縱匯率、操縱重大工程招投標、給國企資金補貼、侵犯知識產權、人為操縱出口商品價格。越來越多的人看清楚了,中國言行不一,越來越無視世貿組織的規則,且屢教不改。
是中共自己「過門而不入」
顯然,中國之被人遏制,被人指責,被人排斥,在世貿組織中頻頻惹出官司,以及被「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所排斥,其實是恪守一黨專政的中共咎由自取,更何況對後者,是中共自己「過門而不入」,根本談不上所謂最終「TPP不得不向中國敞開大門」。
現在TPP達成,面前的兩大不確定是:
一是美國國會對該協定仍有疑慮,很可能不會順利批准。美國國會的疑慮,與中國先前對加入世貿組織的疑慮相像,若溝通得好,應可過關。畢竟,中國政府簽署《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只是做做樣子,至今未經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方顯其本意,而美國的情況,當然完全不同。
一是中共若決意改革,則仍有機會加入協定,但勢必較加入世貿組織更為困難,而中共接受市場經濟已很勉強,要它尊重自由、民主、法治、人權等普世價值觀,以及放棄國有體制的支配地位,可能性極小。
習近平大力標榜其「中國夢」,信誓旦旦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可以說,現在考驗再次來到他面前,而且是非同一般的考驗──看他是否真有領導中國走向現代、走向文明的胸襟、智慧和能力。不過,最後他很可能還是要顯現他的僵化、保守、不及格。

來源轉自:
【2015年10月號 動向總362期 陳 跡】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其他.相關】:

警方查出:巴黎恐襲主謀本想再攻擊學校


法國媒體《現行價值》週刊於2015年11月27日透露,巴黎恐攻主謀阿巴伍德還計劃繼續攻擊學校及大眾運輸系統。(Social Media Website)
法國媒體透露,警方陸續抓到巴黎恐怖襲擊涉案嫌犯及進一步調查後,得知主謀阿巴伍德進入歐洲發動攻擊前,曾嘲笑歐洲各國的邊界安檢鬆散,更計劃發動針對猶太人社區的學校及大眾運輸系統的攻擊。
法國《現行價值》(Valeurs Actuelles)週刊於27日引述一名了解恐襲調查內幕的消息人士的爆料內容說,擁有比利時國籍的摩洛哥裔主謀阿巴伍德(Abdelhamid Abaaoud),在兩個月前從敘利亞進入希臘再輾轉來到法國時,曾對身邊的同謀嘲笑歐洲的邊境關防鬆散,他說要重新進入歐洲簡直易如反掌。
阿巴伍德得意洋洋地炫耀,他是如何利用因敘利亞內戰而外逃的難民潮進入歐洲,並抵達法國超過2個月也沒有被發現。
法國巴黎在13日遭到伊斯蘭國組織的恐怖襲擊並造成130人死亡,300多人受傷後,警方陸續逮捕涉案分子和擊斃了主謀阿巴伍德。警方從這些遭逮捕的共犯口中得知阿巴伍德除了認為穿梭在歐洲各地太容易之外,原本還計劃進行更多起恐怖攻擊,其中包括對猶太人社區學校和大眾運輸系統進行恐攻。
消息人士透露,阿巴伍德和同謀對巴黎的餐館、音樂廳和體育場等地進行恐襲的2天後,於15日和他的表妹哈斯娜‧阿布拉森(Hasna Ait boulahcen)連絡上,他要求阿布拉森讓他躲藏住下來,因為他的任務還沒結束,阿巴伍德還想在巴黎繼續進行另外的恐怖襲擊行動。
阿巴伍德給了阿布拉森5,000歐元,要她幫忙買兩套西服和兩雙鞋,他計劃2天後和另一個同謀在巴黎的拉德芳斯(La Defense)商業區發動另外的攻擊。
根據路透社報導,承辦這起恐襲調查的檢察官莫林斯(Francois Molins)也在24日證實,阿巴伍德等極端分子已計劃進一步在拉德芳斯進行另一次恐怖襲擊。
幸運的是,警方於18日,就在巴黎的聖丹尼(St. Denis)地區找到他們藏匿的公寓,並對這批狂徒展開攻堅。阿巴伍德和他的表妹在警方突擊時雙雙身亡,他的多名黨羽也遭到逮捕,遏止了可能發生的更重大恐怖襲擊。

來源轉自:
【2015年11月29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其他.相關】:

習近平訪英:專制向民主發起的最後挑戰


習近平(左)與英國首相卡梅倫(右)。
習近平訪問美、英對比鮮明
最近,習近平分別對美國和英國進行了正式訪問。習在兩國的訪問待遇形成了鮮明對比。在美國,習的訪問被同時到訪的羅馬天主教皇方濟各和突然辭職的美國眾議院議長博納的新聞搶去風頭,並沒有引起普通美國人多少注意,訪問的經濟和政治效果也不甚突出。尤其是在習近平離開美國不久,美國便不顧中國的強烈反對,派出軍艦到中國聲言具有主權的南海海域巡弋。這說明習近平和奧巴馬並沒有能夠在重大雙邊和國際問題上取得實質性進展。
僅僅相隔數周,習近平對英國的訪問得到了英國官方的精心安排,古典的大不列顛皇家禮儀更是為宣傳習近平訪問的中文媒體提供了色彩絢麗的鏡頭素材。尤其令中方滿意的是,英國政府在阻止中國不同政見人士抗議習近平的活動中態度空前強硬,不僅逮捕了街頭抗議人士,而且還查抄了被捕者的居所。英國這個老牌帝國曾經在一百多年前給中國的封建朝廷帶去巨大恥辱,現在它正在竭盡全力地向全世界大國中僅存的專制制度的領袖獻出最卑微的笑臉。
習近平和英國首相卡梅倫共同簽署的中英聯合聲明涵蓋了兩國經濟、文化、外交關係等多個方面,同時也涉及環境及動物保護等許多議題。但是,自由世界一向看重的人權問題卻被輕描淡寫地一筆帶過。絕大部分的英國政客在所有的公開場合也都非常「技巧地」避開了有可能使訪問者難堪的話題。不僅如此,卡梅倫甚至在多個場合以諂媚的眼神和肉麻的肢體語言表明他和他的保守黨政府已經向習近平所代表的專制勢力俯首稱臣。
習近平在英國受到的盛大歡迎被普遍看作是中國對西方外交的一個勝利。首先,英國是美國最親密的盟國,它對待習近平一行態度與美國如此不同,這似乎表明中國在離間分化西方最核心的同盟關係方面取得進展;其次,英國是歐洲的核心國家之一,它先是率先加入中國主導的亞投行,現在又為了商業利益淡化人權等議題,這種在涉及自由民主陣營基本價值的重大問題上向中國作出讓步的做法將對德、法等西方民主陣容的核心國家產生不小的影響。

英謀求重返輝煌的「黃金時代」
明眼人一看便知,卡梅倫和英國政府的讓步是中國政府用在英投資和其他商業利益的承諾換來的。習近平的訪問給身處經濟困境的英國帶去了四百億英鎊的投資協議,同時也承諾在金融服務、教育文化等方面進一步向英國開放中國的市場。這些目前還僅僅停留在承諾階段的協議使得急需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和國際市場的英國人感到興奮不已。他們似乎真的相信,通過拉近關係,能夠為日漸衰落的英國經濟開啟了一個重返輝煌的「黃金時代」。
英國是現代議會民主政體的發源地,如今為了數百億英鎊的商業利益盛裝迎接世界上最具有壓制性的政治體制的領袖人物。這種現象既是中國專制政府蓄意經營的結果,更是民主國家政治領袖們目光短淺的表現。毫無疑問,自由民主陣營的道德理念、政治制度和運行模式等在與專制制度的競爭中曾經長期佔據優勢,但是在人類進入新世紀以來,它們卻遭遇到空前的挑戰。這種挑戰有內部的因素,也有外部原因。
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機使人們對市場經濟的一些制度安排產生懷疑;多年之後,西方經濟仍然無法完全走出那場危機的陰影,這更使得人們對自由民主的政治制度在促進經濟發展方面的效率低下感到沮喪。與此同時,實行專制制度的中國通過利用低成本參與經濟全球化的做法,在經濟上快速崛起。習近平上台之後,更是一改鄧小平韜光養晦的舊策,憑藉國家對資源的控制,在國內和國外同時對自由民主的意識形態採取了全面攻勢。
習近平為代表的專制力量向民主發起的進攻,在西方國家內部找到了最好的同盟軍:那就是西方的資本利益集團。中國巨大的勞動力人口加入全球化的一個直接結果,就是以廉價的勞動成本將西方的資本吸引到中國,在資本相對充裕的發達國家,資本的收益率當然會低於在資本短缺的中國。資本向中國的流動將中國產品帶入西方的市場,也為資本利益集團本身帶來了豐厚的收益。這種現象正是在過去三十年裡每天都在發生的事情。

習近平挑戰世界自由民主陣營
著名英國經濟學家李嘉圖一個半世紀前提出的比較優勢學說已經描述了自由貿易將給世界帶來的福利。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瑞典經濟學家俄林和赫克歇爾進一步預測,發達國家的資本和不發達國家的勞工將是貿易自由化的受益者。但是他們的理論將政治制度完全抽象掉了,他們所設想的是同一政治制度下國家之間進行自由貿易的結局,而沒有想到不同政治制度的國家之間自由貿易的結果將會與此十分不同。
民主的發達國家和專制的不發達國家之間進行自由貿易和自由資本流動的結果是:

一、發達國家的資本會流動到發展中國家去追求更高的收益;
二、發展中國家將會通過提供廉價的勞動獲取經濟發展;
三、但是由於政權的壓迫性質,發展中國家參與自由貿易所得的利益大多數被集權的政府截留,成為政治精英和壓制性政權的利益;
四、這樣的制度安排將能使他們有更多的資源在國內進行鎮壓和在國際上進行擴張;
五、民主國家內的資本集團為了自己的近期利益,一定會幫助集權國家的政府去影響本國的政治運作。
從這個意義上看,中國政府近期在國際上展開攻勢、英國等西方國家的資本集團與中國集權政府進行全力配合都是預料之中的。但是,民主與專制的博弈不是一次性的博弈,而是多次博弈的過程,民主國家的政治家和各種社會力量一定會吸取教訓,調整政策,堵住被極權制度利用的各種漏洞。最近,美國參與主導的《跨太平洋合作協議》提出了在經濟合作中必須遵守的政治、社會權利等要求,中國政府則一直不敢對此進行承諾,這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民主制度是一種動態的均衡制度,它所面對的各種弊病是對人類政治智慧的挑戰,需要人類通過自由的思想和民主的方式去集思廣益,去尋求解決的方案。而以中國為代表的專制制度,則不是一種均衡狀態,它需要政治精英和國家權力不斷地通過輿論欺騙和武力鎮壓的手段來維持,而且欺騙和鎮壓的成本越來越高。這個制度可以取勝於一時,但是絕不可能取勝於永遠。習近平發起的對世界自由民主陣營的挑戰是一次最後的挑戰,但絕對不是一次能夠取得最終勝利的挑戰。它只不過是專制力量在特殊歷史背景下的回光返照而已。

來源轉自:
【2015年11月號 動向總363期 胡少江】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其他.相關】:

中國遊客「爆買」被選為日本最熱門話題


日本觀光廳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9月,訪日中國遊客人數已達約384萬人次。圖為中國遊客在銀座的免稅店前。(遊沛然/大紀元)
近年來中國遊客熱衷於赴日旅遊購物,新聞常見於報章。近日,一間總部位於日本東京,全球最大的廣告公司「日本電通」集團,公布一項網上調查顯示,2015年「熱門話題商品排行榜」的第一名是中國遊客「爆買」。
從去年下半年以來中國遊客熱衷於赴日旅遊購物,特別在今年1月日本放寬簽證政策後,訪日中國遊客的數量劇增。中國遊客訪日「爆買」不但帶旺了當地經濟,而且還成為媒體熱門話題。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電通這項調查是從10月31日到11月2日,其通過對2,000名年齡介於15歲至69歲的消費者進行了網路調查,讓消費者選出2015年度熱門話題商品排行。
日前該公司公布了調查結果,前5名依次是中國遊客等掃貨引發的話題「爆買」、在日本體育界刮起旋風的熱門職業網球選手「錦織圭」、「2015年橄欖球世界盃日本隊」、人氣女裝男性藝人「松子DELUXE」、獲得芥川文學獎的搞笑藝人又吉直樹。
而日前東京上野的人偶製作商「真多呂人形」也公開了2015年的熱門話題人偶。此次共有5組人偶展出,在今年4月升入大學的佳子公主、獲得芥川文學獎的搞笑藝人又吉直樹、高中棒球選手清宮幸太郎等成為了今年的人偶形象,而在日本大量購買電子產品、化妝品和珠寶首飾等商品的「爆買中國遊客」也被做成了人偶。
據報導,這些人偶將在2016年1月4日至3月3日在真多呂人形會館向公眾展出。
中國遊客在日本「爆買」為何成了最熱門話題?日本電通說:「外國遊客搶購日本商品的情形被媒體頻繁介紹,給消費者帶來很大震動。」
之前媒體報導,在東京繁華商業區隨處可見中國遊客身影,每4個到訪日本的外國遊客中就有一個是中國人。據日本政府觀光局統計,今年1月至9月,訪日中國遊客人數已達約384萬人次,不僅人數超過去年同期的2倍,消費額更是達到了去年同期的2.5倍,為4,660億日元,占外國遊客在日消費總額的近一半。
此外,訪日中國遊客「爆買」還帶旺了日本地方都市。原本因旅客較少而呈低迷的靜岡機場卻因為近來中國遊客激增而興旺起來。自今年靜岡機場大舉開通10多條往返中國的航線後,候機樓熱鬧非凡,擠滿抱著電子鍋等物品的中國遊客。

來源轉自:
【2015年11月29日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其他.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