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Translate

2015年1月14日 星期三

沒有質量的中國經濟新常態


中國經濟放緩的新常態已經無路可走,他們只能走老路,也就是只能走「死路」了。
新常態就是發展快不起來
一年一度的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二○一四年十二月九日至十一日在北京舉行。本年度的經濟工作會議發表了洋洋大篇公告,說「經濟運行仍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經濟下行壓力較大,……部分經濟風險顯現」,但又說「深化改革開放取得重大進展」、「沒有改變我國經濟發展總體向好的基本面」、「我國發展仍可以大有作為」。究竟當前中國經濟是好是壞,說得含含糊糊。官方的解讀,什麼「一帶一路要破題了」、「四大亮點」、「五項主要任務」、「六大看點」、「九大特徵」,說得雲裡霧裡。其實,這次會議就提出了一個詞「中國經濟新常態」。
什麼是經濟新常態呢?習近平在今年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上說,「新常態」有幾個主要特點,一是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二是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第三產業、消費需求逐步成為主體,城鄉區域差距逐步縮小,居民收入佔比上升,發展成果惠及更廣大民眾;三是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
雖然此話說得含糊了點,特點劃分(尤其是第二點與第三點)不嚴謹不科學,但還是可以拿此標準來看待當前中國經濟的。 現在中國經濟新常態,可以看得見的事實是中國經濟發展速度變慢了,三十多年來GDP一直都以二位數的增長,這幾年變成了一位數,今年前三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長了百分之七點四,十月GDP增長百分之七點三。經濟工作會議認為要把明年經濟增速降下來,消息靈通人士已經透露,明年GDP增長定為百分之七。而中國社科院研討會上有人認為,中國十三五規劃GDP增速指標應該訂在六──六點五之間。
現在的中國經濟新常態,就是中國經濟發展速度慢了,想快都快不起來了。

落後過剩產能淘汰不了
中國經濟放緩,給人最直接的感覺是物價不漲了。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十一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百分之一點四,為二○○九年十一月以來最小升幅;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百分之二點七,為二○一三年六月以來最大降幅。
這其實是中國三十年依靠政府投資、依靠壓低普通勞動者收入不讓其隨著整個經濟發展而收入得到同步提高的結果,這個結果使政府投資效果越來越差,最後累積了大量落後過剩產能,致使整個經濟發展越來越慢。這樣的結果又使CPI和PPI下降,進而使整體經濟放慢,陷入惡性循環。
在正常的市場環境下,這種經濟放慢其實也是整體經濟在自動調節。在這種時候,一方面落後過剩產能紛紛被淘汰,另一方面CPI和PPI下降,使一些在經濟過熱期間過多攫取利潤者回吐一部分出來,即達到習近平所說的「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可是,在過去幾十年中中國出現過多次這樣的機會,卻一次也不能自動調節。
中國一直缺乏完善有力的市場環境,落後過剩產能幾乎都是有政府背景的,所以通過市場手段根本無法淘汰。即使一年來通過一些行政手段仍然不能大刀闊斧的淘汰落後過剩產能。這樣就很難盤活蘊藏於落後過剩產能中的各種資源存量和流動性存量。所以,就不可能優化升級經濟結構,使中國經濟新常態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
全部癥結在於政府投資了落後過剩產能,以及這些產能的國有企業性質。

居民收入無法得到提高
要使中國經濟新常態有質量,第二個特點「第三產業、消費需求逐步成為主體」要成為現實。
近兩年多來,習李採取了多種措施促進第三產業、服務業的發展,譬如營業稅改增值稅、優惠小微企業稅收政策等等,目的是要保證中國經濟明顯放緩時不要出現失業率大規模上升的現象。
但是,這些政策並未使中國服務業發展達到理想的合理的水平。根據中國經濟目前的水平,服務業佔比大概要達到百分之六十左右。在一系列促進服務業政策實施之前,中國服務業佔比大概只有百分之四十,可現在也只達到百分之四十五上下。蓋因中國服務市場缺乏足夠的需求。
中國服務業發展不能達到與中國經濟發展相應的水平,就不能達到中國經濟轉型、提高中國經濟新常態的質量的宏觀目標,而且可能也難解決當前的許多問題。
當中國經濟放緩時,就不能大量吸收勞動力。而如果中國服務業達到與其經濟發展水平相匹配的水平,是能夠容納足夠的失業勞動力的。
問題在於要增加中國服務市場的需求的關鍵是增加居民的收入。
中國經濟發展速度放慢但仍在發展,即使其停留在目前這個層面上,中國普通城鄉居民收入仍然有巨大上升空間。美、日居民收入大概佔其GDP的百分之七十左右,俄羅斯佔百分之五十,而中國只佔到百分之四十不到,何況中國的基尼係數大大高於上述國家。去年中國的GDP總數為五十六萬多億,如果城鄉居民收入佔比能夠提高百分之五,就有近三萬億。這將可以擴大多少國內需求,多少服務市場的需求?
然而,這是中國政府做不到的。如果提高了中國普通居民的收入,那麼必然會降低中國政府、中國國企和中國一切特權利益。所以,中國經濟利益分配模式不會改變。

只好三心兩意走老路
既然,中國極難淘汰落後過剩產能,根本不能改變佔中國經濟統治地位的國有企業的所有權性質,也就是不可能改變中國產權結構;既然中國政府不肯也不能大幅提高居民收入,即改變中國經濟利益分配格局,那麼優化升級中國經濟結構也只能是妄想。剩下的中國經濟新常態,其「新」只在放緩再放緩,而其運行模式只能走「老路」。
事實上,去年(二○一四)十一月下旬人民幣降息,等於已放出貨幣寬鬆的信號,在此前後一系列的政府經濟刺激行為,仍是加強政府投資行為。最近中國統計局公佈的低物價指數,已經有人說是「通縮」。這樣的輿論在為中國政府進一步貨幣寬鬆、人為製造通脹做鋪墊。
只是,這一次的貨幣寬鬆、加強政府投資行為,習李中央是清楚其後果的,因此他們做起來或許有點三心兩意。但是,中國經濟放緩的新常態已經無路可走,他們只能走老路,也就是只能走「死路」了。

天網提示:

中共對號入座的邪教鑑別法。
來源轉自:
2015年1月號 爭鳴總447期(大陸)于怡郊
(注意:帖內文或圖片中可能含有厭惡性簡體字;本站維護中華文化,堅決行使正體字。版權歸著者所有。)

沒有留言: